ZD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0月28日 新闻消息(文/邹大斌): 10月28日,新一期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单如期在“2016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6)上发布。中科曙光以34%的市场份额再次占得榜首;同时,在TOP10榜单中曙光占有4套系统,在TOP30榜单中曙光占有15套系统,均以近半数的绝对优势力压群雄。连续第八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市场份额第一,又一次用实力印证了中科曙光“中国HPC第一品牌”的地位无可撼动。
根据榜单显示,曙光、联想以34套系统并列第一;国产高性能计算三强企业合计占系统份额87%;总国产系统份额占比98%,仅一家国外厂商入围。应用层面,大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成为应用热点,曙光相关领域系统TC6000和HC2000均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曙光的国内首个“科学大数据引擎”为科学大数据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和提高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现场专家预计第一套E级系统会在2019年入榜。
稳坐中国HPC“头把交椅”,曙光HPC依靠的是在技术、产品和应用方面全方位的实力。多年来,曙光坚持将技术创新视作立身根本,今年的技术创新大会上,中科曙光首先宣布了由其牵头的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研制项目,在抢占高性能计算下一个制高点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除在研发实力上“大练内功”之余,曙光HPC产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注意听取市场的声音,注重“内外兼修”。曙光公司高性能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曹振南介绍说,近年来,曙光通过上下游合作伙伴将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深入应用场景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开发应用,有力地促进了HPC前沿技术成果向各个应用领域的转移转化。
让高性能计算走出实验室,曙光HPC的自主创新之路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推动着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应用方面,从“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到支撑FAST天文数据解析,再到E级高性能计算机预研项目,中科曙光积极结合应用匹配研发,将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场景从科学大数据拓展到更多大数据领域;在技术升级方面,中科曙光在“HPC性能提高的同时如何降低能耗”这一行业挑战面前已经交出了漂亮答卷:今年5月,曙光液冷高性能计算系统成功中标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超过700节点的TC4600E-LP液冷刀片将在国家电网仿真中心超级计算系统上部署,迈出了液冷技术在国内商用化的第一步。
“曙光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国家各个产业的发展。”曙光公司总裁历军表示,“通过曙光的努力,让高性能计算变得和我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让HPC应用更加大众化、普及化,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和使命。荣誉和成就属于过去,中科曙光将继续砥砺前行,推动中国高性能计算形成健康持续的生态链条。”
更多曙光相关资讯,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中科曙光/sugoncn”,关注曙光公司官方微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