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DC研究发现,近年来,企业IT业务规模、数量和基础设施数量在各行各业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企业IT部门一直在尝试寻找新型的模块化基础架构平台,以便降低IT基础设施运维和扩展的压力,获得更大的业务弹性。
无论IT机构大小,大家都在关注:
传统孤立的IT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数据中心云化过程中工作负载增加的压力,模块化、融合化的私有云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业界公认的趋势。
近日,浪潮在美发布最新的超融合架构解决方案产品——Incloud Rail超融合一体机(以下简称Incloud Rail).该产品建立在基于百度、阿里应用验证的融合架构基础上,预置InCloud Manager云管理平台,支持跨云平台融合和异构虚拟化环境的集中管理。同时,搭载基础环境快速部署工具,部署速度是传统解决方案的10倍以上。
Incloud Rail将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四大模块聚合一体,关键部件N+N冗余,通过软件定义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构建IT架构资源池。所有的模块资源均可以按需部署,灵活调度,动态扩展。Incloud Rail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业务系统快速、稳定、安全地部署到用户的IT数据中心,并且为后期迈向私有云平台奠定基础,从而实现业务和资源的快速交付、自动化运维、可靠灵活和高效管理。
Incloud Rail五大特点
一体化交付:根据用户需求出厂预装,只需2小时即可部署完成,即插即用。
传统架构从方案设计、设备购买到系统部署,最后到交付和业务上线,整体时间至少需要10-18周
Incloud Rail可根据用户订制需求,在工厂预装业务所需的软硬件模块,到达用户现场使用快速部署即可,从购买到业务上线,只需1周时间。
快速部署:采用一键部署机制,消除复杂而易出问题的部署环节,能够以更少的手动工作实现快速部署并节省大量时间,从开始到部署完毕只需4步,20分钟。
第一步:配置主机名、IP地址
第二步:配置管理主机名、IP地址
第三步:全局配置
第四步:验证配置,开始构建
完成部署后登录浪潮融合架构云管理平台,即可全面掌控整体系统架构。
灵活敏捷的资源交付:可根据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动态调整和自定义配置的资源需求,无论是对硬件还是软件资源的需求,都能够基于策略和服务管理自动化分配,实现资源的敏捷性和高效率。
自动化运维:浪潮融合架构可自动识别新添加的物理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加入整体资源池中,并将资源转换成池化的可动态分配的单元,从各种业务的具体需求出发,在资源池中划分出适合具体业务需要的服务单元,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并且可在存储和网络资源间更均匀地平衡I/O负载,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率,简化系统管理,让系统对业务需求的变化更具适应力。
高可靠的系统架构:通过HA保障业务系统的持续性;通过存储虚拟化保障业务系统的数据不丢失;硬件架构冗余保障整体系统不中断。
除了以上特性,Incloud Rail还集成了浪潮云计算管理平台的强大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资源管理:以资源分类的角度,展示系统中的资源的基本信息和告警信息
2、报表管理:以资源分类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历史告警数据统计报表、实时告警数据统计报表、资源性能对比报表等,且报表支持DOCX、PPTX、XLSX等格式的导出和打印。
3、资产统计:对 所有硬件资源进行资产管理、状态监控和性能监控;涵盖计算(物理计算资源和虚拟计算资源)、存储(本地存储、共享存储、分布式存储)、网络(网络设备、 IP资源)三大类资源;提供丰富的监控项类型,包括可以查看当前计算机CPU、内存、硬盘等的利用率,可以查看网络流量、磁盘I/O、进程数。
超融合架构用户场景及类型
说了这么多特性,到底浪潮超融合架构能用于什么样的场景呢?我们可以概括性的归为以下三类:
1、 小规模虚拟化或VDI,例如中小企业的办公OA、300点以内的桌面云、电子教室和实验室、开发测试环境等。
2、 中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或扩容,例如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500人以上终端服务平台,教育云、医疗云、开发测试云等。
3、 大型私有云、混合云数据中心,例如城市云,1000人以上交互式云计算,ERP系统中间件,大型数据库,设计、制图、大型开发平台等。
如果从用户类型上来分,则是以下几个类型:
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从降低部署难度、减少部署时间,还是通过提高效率以及易用性来降低运营成本,浪潮融合架构都能实现多维度、高效的运维管理功能,对计算、存储、网络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自动化管理,降低设备能耗,显著降低用户的维护和人力成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通过改进模型工作方式来释放新功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SVDquant"的4位量化系统,可以使扩散模型运行速度提高3倍,同时提升图像质量和兼容性。这种技术通过压缩参数和激活值来大幅降低内存和处理需求,为资源受限的系统带来新的可能性。
Meta公司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SEAMLESSM4T,能够实现36种语言之间的近即时语音翻译。该模型采用创新方法,利用互联网音频片段避免了繁琐的数据标注。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简化多语言交流,但仍需解决噪音环境、口音等挑战,并关注技术可能带来的偏见问题。
生物制药行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大型企业投入巨资,小型公司谨慎布局。行业面临人才、数据和工作流程等挑战,但预计到2025年将在AI就绪度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AI有望加速药物研发,提高效率,最终造福患者,重塑医疗保健的未来。
随着 AI 需求激增,数据中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能源消耗激增威胁可持续发展目标,新项目遭遇公众反对。电力供应和分配方式亟需改革,行业或将迎来动荡的 202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