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6月25日 新闻消息(文/邹大斌):随着今年5月紫光新华三集团(简称新华三)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业界也开始期待其在市场上的表现。鉴于组成这家公司的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HPE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原本在市场就具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人们有理由对这家公司寄予厚望。
实际上,“新华三”的表现也的确令人关注,在“新华三”正式亮相之前就发布了多款全新H3C品牌的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华山)是这些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的唯一提供者,加上HPE现有的服务器和存储产品,如此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使紫光华山在市场上信心满满,致力于开启一个新的格局。
为上述新产品的上市铺垫,紫光华山日前启动了全国巡展活动。本次巡展以“新计算开启新格局”为主题。在紫光华山全国巡展北京站,新华三集团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业标准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程元对这个主题进行了阐释。
紫光华山副总裁、工业标准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程元
他说,作为一家全新的品牌,今天的紫光华山有三个“新”,即模式新、产品新和格局新。所谓“模式新”是紫光华山成功地实现了全新的产品架构发展模式,既能够在中国市场独家提供全球领先的HPE服务器产品,将HPE的相关领先技术和最佳实践经验引入中国市场,也能够提供完全源自中国本土市场的H3C服务器产品,从而实现了“全球领先+本土创新”的完美结合,这是IT产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紫光华山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产品新”是指H3C服务器产品具有完备的研发体系,实现了在国内的本地化规划、设计、生产和支持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产品也不断丰富和更新,并且产品能力在各方面也具备了全球领先水平。
“格局新”说的是,在中国市场产业升级、行业变革与企业转型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并引领世界的IT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华三的产品整体上恰好完美的符合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华三也将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共同凭借IT创新的推动力促进产业经济增长。
“凭借全球领先技术的提供能力与本土自主研发的创新平台,我们将为客户打造最完备、最灵活、最具创新性而且最为安全可控的服务器系统。同时我们也十分坚信,能够在各个行业领域和区域市场进一步提升整体优势,帮助客户赢得最大化的商业价值,从而发挥新IT的积极推动效应,实现新经济快速发展。”程元说。
“本土创新”和“国际技术”是紫光华山人在很多场合都频频提及的一个词汇,相信这两个词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也会如此。紫光华山身上的这两个标签未来也成为紫光华山在市场上的一个竞争武器。
新华三集团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标准服务器事业部产品总监刘宏程告诉记者,新华三的产品研发已经融入了HPE的全球研发体系,与国际同步。处于HPE全球研发体系中的新华三会在全球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本地化,新推出的5款H3C品牌的服务器和2款存储产品就是这样的产品,紫光华山内部称其为“红牌”产品(因为H3C的LOGO为红色),相对应的,原来HPE的产品称为“绿牌”(HPE的LOGO为绿色)。
他介绍说,这五款H3C品牌全新的服务器和2款H3C的存储产品,包括面向计算密集型和数据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应用的4U机架服务器H3C R6800 G2和2U机架服务器H3C R6600 G2,以及面向大型数据中心主流应用的2U机架服务器H3C R4800 G2、H3C R4900 G2和1U机架服务器H3C R4600 G2;以及2款全新H3C品牌的存储产品H3C ConvergedFabric 8800 Storage系列存储系统和H3C ConvergedFabric 22000 Storage系列存储系统。
紫光华山公司工业标准服务器事业部产品总监刘宏程
同时有两个产品功能相似度很高的品牌,紫光华山在市场究竟如何区隔这两个产品系列面向的客户群?
程元表示,“红牌”产品将主要面向政府、公安等对自主可控要求较高的行业,而“绿牌”产品则主要面向更为通用的市场,满足他们享受到与国际同步技术的需求。
“总体上,HPE和H3C的产品都具备完整的产品发展体系,两者之间是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关系,两者也都致力于全行业纵深和全领域覆盖。随着各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成熟度和规模化不断提升,我们发现各行业对于IT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充分利用和整合国外领先技术与本土自主创新两方面优势的新华三服务器产品策略,将为客户提供最为丰富多样和灵活化的选择。”程元说。
据悉,在紫光华山内部,HPE和H3C两个品牌除了产品经理不同外,所有销售、售前和售后服务器体系都整合到了一起。这就确保了客户无论采购那个品牌的产品都能享受到完全一致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