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思杰(DSG),这是一家定位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软件的公司。这样解释你会更直接的了解这家公司:假如你是一个股民,那么你70%股票数据安全和复制都是迪思杰在做;假如你不是股民,你一定使用通信或者保险服务,像中国移动、电信、保险还有政府的很多户籍、社保卡数据信息,数据管理都是迪思杰在做。
没错,就是这么一家默默无闻的定位备份安全和数据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应用在中国各行业高端用户的信息中心,并且被大量地用来升级或者替代国外的同类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在2003年年底,在各大运营商和证券行业的示范工程中,就开始规模替换原有的美国Legato公司、Veritas公司的备份软件。
十几年来,在中国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复制和共享领域,迪思杰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司,并且在5月10日浪潮IPF上与浪潮签约,在关键业务领域强势合作,今后可以提供给客户一体化的方案。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签约,其实是一次大联盟。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浪潮今年在关键业务领域的布局。
关键业务作为一个产业,最关键的是生态!除了完整的硬件产品,还需要丰富的数据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有强壮的合作伙伴生态圈。
浪潮的做法是:继K迁、惠迁后、发布K-DB后,启动K+计划来完成主机生态布局。
产品演进 如何打通关键业务关键环节?
今年浪潮将计算+的战略更加明确,着重打造关键业务计算、智慧计算和深度学习计算。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看来,关键业务高端服务器将在浪潮计算+的征程中一直延续下去,它就是计算领域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要摘下这颗明珠,浪潮需要打造强壮、完整的生态。
其实,从浪潮一步步的稳扎稳打中可以看出浪潮的底气。
从市场份额看,浪潮K1主机在高端Unix服务器市场占有14%,跃升至第二位。
从产品架构看,现在浪潮形成了“主机+UNIX+数据库+高端存储”的解决方案,在全世界,同时具备这四款产品的厂商只有三家,浪潮是其中之一。
产品生态的演进速度不断加快,在浪潮主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江豫京看来,K1小机只是在关键业务能提供基础架构,浪潮希望在关键业务领域更加深入,提供更加丰富的解决方案。于是在数据库领域,K-DB重磅发布,关键业务从主机到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平台。
无论小机、存储还是数据库,有一个关键部分是对数据的保护,如果数据保护这一领域没有打通,意味着现有系统里的数据频繁迁移到K1平台上,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只能逐个为客户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工作量非常大。
现在浪潮把这条路彻底打通,与迪思杰的战略合作,双方的产品方案相互结合,使得开放平台更加顺畅。
比如在海量数据方面,类似几十T或者上百T的数据,就需要迪思杰异构跨平台迁移来解决问题。当浪潮的K-DB接到新数据库后,迪思杰数据库自动识别,会在透明的情况下将数据复制过去。这种情况下,主生产业务直到完成切换后,会显示是否完成数据迁移,有没有错。
对于一些核心的关键业务客户来说,这种解决方法是最安全的。未来客户不需要再去担心数据库到底是哪一个版本的?迁移到哪一个平台上,需要怎么做?在双方一体的结构上,用户以透明的方式在开放平台上进行数据备份、保护、传输。
整合生态 如何与合作伙伴跑的更快?
K1刚上市时,为了让产品在关键领域客户接受,浪潮开始亮剑,提出“K迁”计划组建了庞大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迁移的服务器解决方案。
但是市场大,客户多,浪潮需要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来一起来合作。浪潮的战略逐步转向生态建设。“惠迁”的目标就是希望合作伙伴认同浪潮理念,让更多K1能够在合作伙伴中生根发芽。
不过,主机生态的路要走更深、更透,浪潮今年提出 “K+”计划。K+”计划是K迁和惠迁计划的补充,重点在于激活合作伙伴的产能,让浪潮主机业务2016年保持增速。
(左)迪思杰(北京)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韩宏坤
(右)浪潮主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江豫京
除了简单的帮ISV提供应用迁移,K+更多是从商务策略上,让合作伙伴更有兴趣愿意将关键业务计算的解决方案应用部署到客户现场环境去。
所以具体在落地时,核心聚焦三个方面:首先,把软件产品与ISV的应用紧密切合,细分业务场景, ISV来决定客户具体应用的方向,浪潮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为ISV创造更新的市场,将主机平台做到更开放。
比如迪思杰专注数据层,有备份系,还有数据周期管理、实时复制、高速共享和数据分析和计算,现在迪思杰完成了K-DB数据所有的测试,针对K-DB和K1的任何版本都会支持,最终实现互联互通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从数据库性能方面,浪潮将把存储加数据库K-DB,再加迪思杰数据保护和管理做相应整合调优工作,形成完整的产品系统,包括结合K-DB数据库,面向企业级核心数据平台优化,提供全新设计的K1 MAX一体化解决方案;联合迪思杰(DSG),提供异构平台数据库迁移整体方案;即将推出内存数据库解决方案。
第三,加大力度解决生态问题,K1计划将强化K迁服务团队、免费测试样机计划、百台样机促销计划、百万专项市场活动基金等,和ISV共同开拓市场。
就拿与迪思杰合作来说,双方合作解决用户应用中的互联互通问题,从调研开始,加上中间双方修改代码,花了五个月时间,继而开始测试,中间任何一个测试出现问题,都推倒重来。这样确保系统在未来某一个关键环节不会掉链子。
所以这种情况下,浪潮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设备,软件厂家会投入大量修改代码和维护,最终还是为用户的核心系统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交付的关键业务计算解决方案。
结束语:
现在,浪潮关键业务计算的生态伙伴已经超过200家,2016年聚焦金融、交通、社保、财税、公安、广电、医疗等关键行业深入应用,在关键业务计算的目标是:增速150%。
为实现这个目标,浪潮就是通过K +计划从产品、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三个维度入手,通过整合合作伙伴优势资源发挥应用价值。如同一部好车必须要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刹车调到最佳状态,最终能跑出最快的速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CIO角色,为技术领导者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提升其战略影响力。在东北杂货店,这一转变使未来准备责任得以在整个组织中重新分配。CIO不再是唯一负责预见未来技术需求的人,而是通过赋予业务伙伴AI能力,使展望未来成为共同努力。AI的"WOW"因素不仅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还将CIO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赋能整个业务生态系统的动力创造者。
一份新报告预测,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行为、认知和关系。专家们认为,AI 将深刻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能力和自主性,可能导致认知能力衰退、社交技能下降和个人独立性减弱。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极化,削弱共同价值观。尽管存在担忧,部分专家仍对 AI 增强人类能力持乐观态度。这份报告引发了对 AI 如何重塑人类本质的深入思考。
Tomer Cohen作为LinkedIn的首席产品官,负责管理产品、用户体验和客户运营团队。他从以色列移居硅谷,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期间被LinkedIn的理念所吸引。Cohen加入公司后,推动了从桌面到移动平台的转型,并致力于开发社交信息流等产品。他认为LinkedIn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人与职业网络,为用户提供发展机会。在Cohen的领导下,LinkedIn从单一的求职网站发展成为日常工作工具,拥有超10亿用户。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借助AI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
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突然加入 TikTok 收购竞争,提交了全面收购报价。然而,交易各方似乎并不重视这一出价。TikTok 面临 4 月 5 日前剥离中国所有权或在美国遭禁的最后期限。特朗普总统将于周三与官员讨论 TikTok 的命运,他表示交易将在期限前敲定。与此同时,其他潜在买家如 Andreessen Horowitz 和 Blackstone 也在积极参与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