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英信是浪潮服务器第一代渠道商的代表,双方合作逾15年。应该说,总经理王永贺是在以合伙人的心态,以联合创业者的行动力,对待浪潮这一品牌。
可以说,如果没有合肥英信这一代合作伙伴的坚持,浪潮也许不会有今天的口碑;当然如果没有浪潮的努力,合肥英信也不会有今天成绩。以至于“合肥英信”这个公司名称,也明显带有浪潮的痕迹。
论规模,合肥英信应该能排入安徽省,企业级产品分销商前三名;论能力,合肥英信分销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产品;而论人品,对上游厂商,合肥英信能协助浪潮完成“分外” 工作,联合进行客户营销,对下游渠道,合肥英信又是一家“老实本分” 合作伙伴,不越雷池一步。
而如何评估合肥英信的价值?也许数字更能说明一些问题。浪潮曾粗略进行过统计,安徽省各类IT渠道达到2000家以上,其中具备服务器、存储产品销售能力的渠道,在500~600家之间。合肥英信的价值就在于,其能与其中的300家渠道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如何建立如此枝繁叶茂的分销体系?答案只有一个:合肥英信是家“本分”的合作伙伴。分销商难做,分销商谋求转型,与下游合作伙伴争利,抢客户也并不鲜见。难得的是,合肥英信一直还坚守着分销这块阵地。不是说,合肥英信不会直接面对用户,只是在利益面前,其更愿意选择合作。
当然,由此也就引出了合肥英信的合作模式。仅靠“本份”还确实不足以吸引下游渠道,增值服务是合肥英信的另一个企业标签。除浪潮分销服务器、存储产品外,合肥英信还代理了网络、安全、备份软件等产品。也就是说,合肥英信分销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
这也是能力的体现,也许用户任何细小的服务器采购需求,在合肥英信眼里都能透视出背后隐藏的系统级需求。渠道商看似只有2万元的产品采购,经合肥英信一分析,可能就引导出30万元的项目。而且用户也会因为,合肥英信的提供的整体规划,避免重复采购。
这就是合肥英信的价值和能力,也正因此,王永贺才能更透彻地分析市场,才能表现出其他渠道商所没有的魄力。
其实,魄力与心态无关,与对市场和客户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2015年底,安徽省浪潮硬件业务负责人周毅一再酝酿,希望吃下全国尚余的1500台英信NF5270M3服务器库存。但以一个省的渠道消化能力,吃下全国的库存,这个决定确实不好下。
最后还是王永贺帮周毅下了决心,“虽然已近销售周期尾声,但NF5270M3一直是市场中2U两路服务器的主流产品,应用范围广,安徽用户认可度极高,较竞品,如IBM System x3650更有竞争力。15年前,我们每个订单只能销售一两台服务器,但以浪潮现在的品牌影响力,一个项目销售几十台服务器也属正常。合肥英信月销百台不是不可能。”王永贺说。
正如王永贺所判断,三个月内1500台NF5270M3销售一空。而对此,王永贺认为,一定要相信浪潮渠道合作伙伴的能力。“尤其在与本土品牌的竞争中,浪潮的优势在渠道。我一向反对以运作PC的思路营销服务器,毕竟服务器涉及用户核心应用,仍属较高技术含量产品,需要上游IT企业有持续的创新,也需求渠道合作伙伴有持续的技术投入。正因为浪潮的投入,积累了一批专注,而专业的合作伙伴,在100万~200万元的中小项目中,浪潮的优势更为明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