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英信是浪潮服务器第一代渠道商的代表,双方合作逾15年。应该说,总经理王永贺是在以合伙人的心态,以联合创业者的行动力,对待浪潮这一品牌。
可以说,如果没有合肥英信这一代合作伙伴的坚持,浪潮也许不会有今天的口碑;当然如果没有浪潮的努力,合肥英信也不会有今天成绩。以至于“合肥英信”这个公司名称,也明显带有浪潮的痕迹。
论规模,合肥英信应该能排入安徽省,企业级产品分销商前三名;论能力,合肥英信分销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产品;而论人品,对上游厂商,合肥英信能协助浪潮完成“分外” 工作,联合进行客户营销,对下游渠道,合肥英信又是一家“老实本分” 合作伙伴,不越雷池一步。
而如何评估合肥英信的价值?也许数字更能说明一些问题。浪潮曾粗略进行过统计,安徽省各类IT渠道达到2000家以上,其中具备服务器、存储产品销售能力的渠道,在500~600家之间。合肥英信的价值就在于,其能与其中的300家渠道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如何建立如此枝繁叶茂的分销体系?答案只有一个:合肥英信是家“本分”的合作伙伴。分销商难做,分销商谋求转型,与下游合作伙伴争利,抢客户也并不鲜见。难得的是,合肥英信一直还坚守着分销这块阵地。不是说,合肥英信不会直接面对用户,只是在利益面前,其更愿意选择合作。
当然,由此也就引出了合肥英信的合作模式。仅靠“本份”还确实不足以吸引下游渠道,增值服务是合肥英信的另一个企业标签。除浪潮分销服务器、存储产品外,合肥英信还代理了网络、安全、备份软件等产品。也就是说,合肥英信分销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
这也是能力的体现,也许用户任何细小的服务器采购需求,在合肥英信眼里都能透视出背后隐藏的系统级需求。渠道商看似只有2万元的产品采购,经合肥英信一分析,可能就引导出30万元的项目。而且用户也会因为,合肥英信的提供的整体规划,避免重复采购。
这就是合肥英信的价值和能力,也正因此,王永贺才能更透彻地分析市场,才能表现出其他渠道商所没有的魄力。
其实,魄力与心态无关,与对市场和客户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2015年底,安徽省浪潮硬件业务负责人周毅一再酝酿,希望吃下全国尚余的1500台英信NF5270M3服务器库存。但以一个省的渠道消化能力,吃下全国的库存,这个决定确实不好下。
最后还是王永贺帮周毅下了决心,“虽然已近销售周期尾声,但NF5270M3一直是市场中2U两路服务器的主流产品,应用范围广,安徽用户认可度极高,较竞品,如IBM System x3650更有竞争力。15年前,我们每个订单只能销售一两台服务器,但以浪潮现在的品牌影响力,一个项目销售几十台服务器也属正常。合肥英信月销百台不是不可能。”王永贺说。
正如王永贺所判断,三个月内1500台NF5270M3销售一空。而对此,王永贺认为,一定要相信浪潮渠道合作伙伴的能力。“尤其在与本土品牌的竞争中,浪潮的优势在渠道。我一向反对以运作PC的思路营销服务器,毕竟服务器涉及用户核心应用,仍属较高技术含量产品,需要上游IT企业有持续的创新,也需求渠道合作伙伴有持续的技术投入。正因为浪潮的投入,积累了一批专注,而专业的合作伙伴,在100万~200万元的中小项目中,浪潮的优势更为明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