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连续多日降雨的缘故,4月13日的深圳并没有展现出南方温暖的一面,但这天在喜来登酒店举办的2016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气氛火热到足以扫清一切阴霾。这次峰会英特尔可谓提供了一场高科技的饕餮盛宴,充满科幻色彩的高新科技层出不穷,无人机、机器人、实感技术、万物互联等令人耳目一新,标志着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界限越来越小,代表了未来科技发展新趋势。
此次峰会英特尔再次深化了万物接云的概念,利用物联云技术,将传统物联网传感器设备感知的信息和接受的指令连入互联网,极大优化甚至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万物接云的实现与云计算、大数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性能服务器则是万物接云得以实现的基础,以Intel Xeon E7v3平台为基础的宝德高端服务器PR8800G即是高性能服务器的代表之作。
宝德作为英特尔在中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和开放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伙伴,此次携首款自主研发高端八路服务器PR8800G现身IDF,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点。PR8800G可谓2015年中国八路服务器市场杀入的一匹黑马,它一方面结合英特尔业界领先技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宝德研究院多年来的技术沉淀与积累,可谓宝德精耕细作,强大研发实力的最佳展示。
该产品支持8张Intel的MIC卡,具备极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可扩展成4个静态分区,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保障99.999%的应用,具备超强的可靠性,让用户可以聚焦核心工作,放心应用。这些高性能的设计在国产八路服务器中是遥遥领先的。
高端技术支持,安全可靠
宝德PR8800G采用Intel® 最新十八核Xeon® E7-8800 v3系列处理器,较之此前的E7-8800 v2在性能上有大幅度提升,实现了架构、结构、PCB、BMC、BIOS等多层面的自主可控,在数据处理方面更安全可靠。
同时,PR88OOG经过系统全面的严格测试。其中内存部分ECC/Lockstep/Mirroring等功能可有效保护数据的正确性;FW部分支持BMC的1+1冗余配置,实现最高的系统安全性;存储部分支持SAS硬盘热插拔;机箱散热部分设计了风扇采用了热插拔和冗余设计;电源部分支持最高2+2热插拔和冗余方式。所有这些都满足了用户对服务器不间断运行的需求,从而充分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
宝德“超人”系列PR8800G
满足各种需求,适用范围广
宝德PR8800G服务器提供了8个PCI-E SSD热插拔硬盘接口,两个千兆网络接口,一个 VGA接口,一个串行接口。大可支持12TB DDR4内存,同时搭配Intel®专为XEON™处理器研发的C602J芯片组,可以满足客户各种外接需求。宝德PR8800G还支持Windows、Redhat Linux和SUSE Linux等操作系统,广泛适用于多种关键应用场景。
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8大关键特性,拥有多项RAS特性,作为信息化战略重要装备和云计算核心服务平台,宝德PR8800G适用于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大型中间件应用、大型数据库应用、高性能计算、计算机集群等领域,是数据中心建设、企业ERP系统建设、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应用的首选。
简化管理流程,灵活方便
宝德PR8800G另外一个很大的优势是管理简单,灵活方便。业界领先的IPMI2.0管理控制标准的应用,可远程登录服务器察看系统状态、事件日志等;事件过滤功能,能通过网络或者移动设备发送报警信息;集成系统状态指示器,可持续监控系统健康状态。
不论是硬件方面,还是应用方面,宝德PR8800G都具有良好的灵活性。该产品具备强大的分区功能,支持1/2/4分区模式,可以将一台八路分成1/2/4台单独的机器使用,为客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8U的机身高度,是核心数据库关键业务、处理大量数据应用领域和虚拟化云平台的的最佳选择。不仅如此, 宝德PR8800G支持Windows、Red hat Linux和SUSE Linux等操作系统,可以广泛适用于多种关键应用场景。
宝德PR8800G自主研发的成功,不管对国产服务器市场还是行业用户来说都是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一款国产自研八路服务器背后,隐藏着“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潜台词。在高端服务器国产化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我们相信,宝德定能在高端市场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产品牌赢得更多机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PU架构讨论常聚焦于不同指令集的竞争,但实际上在单一系统中使用多种CPU架构已成常态。x86、Arm和RISC-V各有优劣,AI技术的兴起更推动了对性能功耗比的极致需求。当前x86仍主导PC和服务器市场,Arm凭借庞大生态系统在移动和嵌入式领域领先,RISC-V作为开源架构展现巨大潜力。未来芯片设计将更多采用异构计算,多种架构协同工作成为趋势。
KAIST AI团队通过深入分析视频生成AI的内部机制,发现了负责交互理解的关键层,并开发出MATRIX框架来专门优化这些层。该技术通过语义定位对齐和语义传播对齐两个组件,显著提升了AI对"谁对谁做了什么"的理解能力,在交互准确性上提升约30%,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Vast Data与云计算公司CoreWeave签署了价值11.7亿美元的多年期软件许可协议,这标志着AI基础设施存储市场的重要转折点。该协议涵盖Vast Data的通用存储层及高级数据平台服务,将帮助CoreWeave提供更全面的AI服务。业内专家认为,随着AI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存储系统在AI基础设施中的占比可能从目前的1.9%提升至3-5%,未来五年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至2000亿美元。
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微软研究团队提出了NorMuon优化器,通过结合Muon的正交化技术与神经元级自适应学习率,在1.1B参数模型上实现了21.74%的训练效率提升。该方法同时保持了Muon的内存优势,相比Adam节省约50%内存使用量,并开发了高效的FSDP2分布式实现,为大规模AI模型训练提供了实用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