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刚刚过去,翻开汽车产业这一年的成绩表,应该说跟预想差不多,产销保持增长,但增速再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全年汽车产销数据显示,这一年汽车产销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同比增长3.25%和4.68%,而增速比上一年同期减缓4.01个百分点和2.18个百分点。
都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如果把这句话置于传统汽车产业,显然这股风已经不大了。经过近10年的疯狂发展,汽车在我国已相对饱和,这里并非说没有增量,而是增量已十分有限,而照此情形,用不了多久衰退已是必然。当危机再次出现在广大车企面前,如何避“危”抓“机”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危”是什么?是日益饱和的市场、是面对环境压力日益收紧的政策。“机”是什么?是技术升级所能给车企带来的变革。毫无疑问,在这场大潮中,谁能更好地提升品质、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并有效控制成本,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言归正传,“危”这里就不多说了,身处汽车产业,很容易就能看清其中的格局。本文重点来讲讲“机”,看看技术究竟能给汽车产业带来哪些变革?
时间倒回到多年前,美国特工电影里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汽车前挡风玻璃能够显示地图、导航,甚至还能与人对话……”,那时我们也只是想想这些炫酷的科技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我们身边。而如今这些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在今年CES展会上,ZD至顶网派出的记者发现,汽车已经成为这个消费IT展会的主角,而这些汽车已由过去的功能型车向智能型车转变,汽车的智能化将促使汽车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发生变革。
其实如果论汽车的近代发展史,和手机的发展极为相似,即功能汽车时代正在过去,智能时代正在来临,从这个角度看,智能汽车可能正处于类似于几年前智能手机那样的一个风口。而在这样一个快速更迭的时代,车企能否跟上产业潮流、如何在保障驾驶乐趣、安全性等方面的前提下,做到一个合理的成本水平就显得尤为关键。
让驾驶更有乐趣
首先我们聚焦驾驶乐趣。从最早车能开走,到开始讲究舒适性,再到今天追求更好的驾驶乐趣,包括与车的交流、互动等。人们对于车品质的追求可谓越来越高,如果抽丝剥茧,其实你会发现人们对于车品质的追求早已不局限在车本身,而是要求更高的附加价值。追求更舒适的乘坐性,把沙发搬进了车里;追求更高的驾驶乐趣,则加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
放眼如今广受关注的无人驾驶、车载娱乐系统,背后充当主角的早已不是车企,而是各类科技企业,信息技术所扮演的技术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IT基础技术平台提供者,英特尔销售与市场事业部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夏乐蓓女士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特尔将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娱乐功能,更加安全的行车环境和愉悦的驾乘体验。”为此,该公司早在2012年其就成立了总额1亿美金的基金用于投资汽车相关企业。而据悉,目前与英特尔签订合作协议的车企已达14家(捷豹路虎、丰田等)。
比如,为了让汽车更智能,英特尔研发出了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采用的是英特尔专门为其打造的Atom处理器),其能够将汽车驾乘服务与互联网应用结合在一起,具备音视频处理和显示功能。而眼下,英特尔现在正与汽车制造商、业内主要供应商合作,不断加深对IVI系统的研发。与此同时,英特尔还联手全球合作伙伴,通过大规模投资于产品开发、生态系统以及前瞻性研究,致力打造全新的车内驾乘体验。也就是说,英特尔在将IVI推向更广泛的市场。
或许你会疑问,既然投入力度这么大,已经有这么多的合作,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太多智能汽车跑在路上?其实并非这样,只不过是汽车是一个比PC、服务器、手机更复杂的人机交互系统,所以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所需要的时间也更多,但是不代表技术没有进步。
智能汽车的风潮并不是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公司和车企们的一厢情愿。根据分析预测,到今年,成熟市场能否提供车内连接和基本在线内容应用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仅国际车企很看重这个市场,国内车企也不落后,此前至顶网在采访国内一大型车企时,IT中心经理颜国就表示,IVI是他们当前很看重的一块业务,公司正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资源在做。
让制造成本更低
以上可以说是车企面临“机”的部分,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来临,你可以理解为这是汽车功能的革命,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反正归结起来,用户端应该更高兴。那车企一端呢?提升品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直接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如果成本的提升超过了产品的溢价,这对于他们而言并非好事。因此,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车企所面临的压力更大,在满足消费者高端需求的同时,还需要合理控制成本,才有存活下来的可能。
其实不止是汽车行业,所有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谁都想给用户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但是能控制好成本、活得好的却少的可怜。
还是以汽车研发生产的几个主要环节研发、测试、生产制造为例。在研发阶段,原来计算机的作用大多只是建模,而现在随着处理器的不断增强,已经可以完成部分测试工作。比如奥迪和通用就借助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工作站模拟汽车实景碰撞,由此每年带来的成本节约达数百万美元。至于生产制造环节就更不用多说了,一直以来都依赖先进的IT技术,想要进一步提高效率自然还是要从技术核心上下功夫。比如,通用汽车在2013年就曾投资数亿美元新建数据中心,以加快车辆的研发、设计和测试工作。
通过简单的剖析,相信你已经能够体会出想要很好地控制成本,应该在哪方面多下功夫。这其中,英特尔应该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前文提到通用汽车新建的数据中心也是基于英特尔技术所构建的。这一点也获得了颜国的认可,他说,“我们的IT系统组成从端到端(客户端到数据中心端),很多使用的都是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产品,包括终端、包括服务器,它们也很好地支撑了我们的业务发展。”
当然这样相对割裂的阐释应该更多停留在过去,在当前云计算时代的大环境下,一个大的资源池(公有云、私有云或者混合云)满足从客户端到数据中心端的全部需求正在成为主流。过去我们讲工作站就是工作站、ERP就是ERP,今天我们讲的这些都是通过云的方式来获得。即便如此,英特尔在云时代的作用还是有目共睹,从技术层面而言,包括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基础设施、OpenStack……英特尔均可以说是产业的引领者。而对车企客户而言,面对如此复杂的IT需求,他们往往需要类似英特尔这样能够提供全方位或者基础性技术提供者的帮助。
比如,近期为了更好地处理其智能联网汽车所产生的数据(通过安装在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辆、行驶情况等信息,一方面用来开发辅助驾驶等新功能,另一方面更好地监测、预警,让驾驶更安全,当然由此产生的数据量也是非常大的),在英特尔协助下,丰田专门构建起了一个用于处理智能联网汽车所产生数据的云计算平台。
其实话说就在不久前,英特尔还刚刚发布了至强D处理器及FM10000以太网多主机控制器,其典型应用场景就包括面向物联网设备及应用的智能网络及下一代云数据中心。据介绍,基于这些全新英特尔技术构建的智能网络和云平台能够实现其他高级数据面开发套件 (DPDK)才能实现的加速功能。举个例子来说,通过在每个流量的源头进行标记并为每个流量流分配专门资源,不同的流量流就可以享受到不同的带宽和优先级。什么意思呢?通俗的解释就是如果消费者拥有一部自动驾驶汽车和一堆的智能家电产品,那么智能网络就能自动根据驾驶安全优先级更高的原则,优先处理来自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流,而非某个智能冰箱发出的要求主人添购某些食物的请求。
显然,没有科技企业和车企的联手,很难做到这些。更多例子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其实看得出,从传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流程来看,英特尔在汽车制造的全生命周期都有着很强烈的体现。从信息技术覆盖的角度看,英特尔从端到端(过去是客户端到数据中心端,而现在数据中心端正在朝云端迈进)都有着相应的解决方案。
让汽车更安全
前文重点阐述了技术给汽车业带来重大变革的两个方面,IVI让驾驶更有乐趣、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让车企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事实上,技术能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两方面,比如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多种技术,使驾驶员与车辆、车辆服务中心保持实时互联,一旦车辆有什么预警,能够及时通知驾驶员,规避风险。毫无疑问,这会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聚焦这方面的厂商应该说也不少,包括英特尔、IBM等顶级科技厂商在把这列为一个重点方向。以英特尔为例,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其正在研究的3D实感技术是一款基于3D摄像头的互动技术,其可以进行实时的、生动的面部和肢体动作的识别。通过这种技术,驾驶员可以远程控制一辆车停到应该停的车位中去,也可以对车辆周边环境进行360°无死角的辨别。此外,3D摄像头还能将手机和汽车连接起来,当驾驶员离开车辆时,可以运用手机,通过3D摄像头观看车内外的情况。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东西可能落在车里了,想在车里找一找,摄像头就可以做到。
有关技术改变汽车行业的层面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的来说,与所有行业一样,技术能够对汽车业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以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希望车变得更安全、更实用、更炫、更酷;从车企的角度看,希望能够在保证品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厂商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英特尔在汽车市场的布局,其如今所表现出的已经不仅仅是传统信息技术领域(从客户端到数据中心端)的强势,在新兴用户需求方面(车载娱乐系统、车联网等)同样值得关注。而从解决方案的角度出发,英特尔所能提供的也已不仅是端到端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而是覆盖汽车全产业链需求的整套解决方案。至于其中给用户及车企带来的便利相信无需多言,一套基于标准计算架构的技术,较低的学习成本、良好的兼容性好、带来的是可控的成本……
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汽车开发部门的负责人曾这样解释科技和汽车之间的关系,以及丰田和英特尔的合作:丰田的全球愿景就是旨在整合汽车、家庭和信息通信技术,从而引领未来移动世界的发展,而丰田和英特尔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汽车创新,使这个愿景成为现实。
显然,产品智能化已经是一次重要的技术浪潮,汽车是手机之后的又一个新的重要开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