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至强E5够用了 还要E7干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说,现在都是Scale-Out的天下,还需要“高大上”的高端关键业务服务器吗?我认为,这类问题可能更多的出自于互联网或是被“互联网IT理念”所洗脑的人士,对于长期身处于企业级市场的人来说,不值一驳。尤其是在大规模互联即将到来、云计算即将大规模普及、数据量将大规模迅速提升之际,面对海量信息整合与逻辑处理的集中化需求,大系统的价值很有可能“轮回”,因为在那样的整合化时代,核心信息的处理速度、系统平台的可靠性、可用性、传输延迟以及数据中心机架空间利用率等问题,可能都将越来越成为使用者所关注的对象。而且,如果Scale-Out能解决一切问题,那么已经统治Scale-Out平台的英特尔,为什么仍在积极研发高端的E7平台呢?英特尔绝对不是傻子!
我们可以这样类比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石油公司的老板,经常要一次性运输50万吨的原油,你觉得是用50艘10000吨级的油轮更方便,还是直接用一艘50万吨级的油轮更划算?前者可能更灵活,以船为单位的群集能力更好,但船体的坚固性、抗风浪的能力,群体可管理性、综合成本与效率反而不如后者,这正所谓是术业有专攻,不同的负载需求需要不同的承载平台。放在服务器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业界永远都需要有更强纵向扩展能力(更多的CPU插槽、更多的内存容量、更多的I/O扩展空间,俗称Scale-Up)、更坚固可靠的、更易于维护的系统,来承载最为苛刻的应用。在这里E5服务器就好像万吨油轮,而E7服务器就相当于50万吨油轮,它肯定要比前者更贵,但就像50万吨油轮带给石油公司的价值一样,值!
也许有人会问,在服务器领域能找出“50万吨”需求的例子吗?当然可以,最典型的就是越来越常见的,基于内存计算的海量数据分析,它将是大数据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将愈发重要,如果你认同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和它自身的价值,那么是否需要更大的系统平台就不言而喻了。
以此推而广之,当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数据在云时代不断向后台集中时,对于当前很多关键业务,尤其是对响应速度、准确性、关联复杂度有较高要求的负载,是否真的是廉价的双路服务器配以Scale-Out架构就能搞定的呢?显然不是,这就好比HPC(高性能计算)领域中的OpenMP(单系统)与MPI(集群)架构之分,理论上讲机器内部的通讯速度与响应时间永远要好于分布式的互联,这种本质上的区别也预示着单靠其中一种架构都不可能独霸天下。
而在这场高端服务器(划分界线是4路及以上服务器)的主流较量中(不包括大型主机),英特尔的至强E7无疑正处于上升通道,与之对应的则是以IBM PowerSystems和Oracle SPARC服务器为代表的传统RISC系统大幅度下滑,2014年比2013年更甚,而其中的空缺大部分被E7夺走。
在4路及4路以上高端服务器市场,x86平台的占有率已经从2013年的81%提升至2014年的94%,而传统的RISC系统则从约18%下降至约4.6%
假如市场真的不需要高端服务器了,那么试问E7的增长源于何处呢?在此说个题外话,作为Scale-Up系统的最高等级的代表,相对而言已经非常小众的IBM System z大型机在201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30%,而销售的System z计算能力(按MIPS算)同比增长超过95%,由此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市场对于Scale-Up系统仍有坚实的需求。
所以,我们不能仅从以前占强势地位的传统RISC系统的衰退中得出Scale-Up必将淘汰的结论,而是要从整体的市场来看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传统RISC系统的市场大多被至强E7所承载的原因在于,更为强大的生态环境正向循环般的支撑起了市场对E7的需求。也就是说,在服务器发展历史的舞台上,高端服务器的角色并没有消失,但演员更换了,根源就在群众基础——它决定了“票房”。
也因此,至强E7正在准备其第三代传人——E7v3,其将进一步扩大“父辈”E7v2所打下来的江山。2014年推出的E7v2已经在综合能力上追赶上了最强劲的对手——IBM的POWER8。根据惠普方面的测算,采用8插槽E7v2设计的Superdome X服务器,硬件价格只有采用8插槽POWER8的E870服务器的30%,软件成本(前者是Linux平台,后者是AIX平台,部署相同的Oracle RAC双活系统)为后者的74%,支持成本是后者的78%。而在企业应用中最重要的整数性能方面,E870只领先了5%,非常微弱(详见早前专文《惠普“龙跃”奥德修斯之路》)。
2014年11月惠普公布的Superdome X(基于至强E7v2)与IBM E870的3年TCO的比较结果,3年下来,Superdome X(8路)的TCO只有E870(8路)的68%
到了即将发布的E7v3,将会拥有比E7v2更多的核心数量,更高效的CPU核心、更先进的指令集、更高的单插槽内存容量,以及更完善的RA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能力。这一切也预示着,E7v3平台将给IBM的POWER家族、Oracle的SPARC家族施加更大的压力,并带给用户更强大的内存数据分析与关键业务承载能力。
所以说,当我们怀疑高端服务器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或者纳闷它为什么还不消失时,不妨先“反向”的仔细想想:如果至强E5够用,还要E7干嘛?同时提醒自己:英特尔绝对不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CEO陈立武警告,除非有"重要外部客户"保证利润,否则可能停止14A半导体制程投资。他表示,英特尔18A前的制程可仅靠自有产品获得合理回报,但14A制程的资本成本增加,需要外部客户才能实现可接受回报。如果实施这一决定,可能意味着英特尔无法继续遵循摩尔定律,这对半导体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斯坦福大学NLP研究小组发布了全新的2024版GloVe词向量,这是对2014年原版的重大升级。新版本使用维基百科、Gigaword新闻数据和Dolma语料库进行训练,新增超过70万词汇,涵盖疫情、科技、网络文化等现代概念。测试显示新版本在处理当代文本、非西方人名地名和社交媒体内容方面表现显著优于旧版本,为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提供了更准确的语言理解工具。
Dispo社交网络和约会应用Teaser AI联合创始人Daniel Liss创立了钢铁制造公司Nemo Industries。该公司计划利用AI技术优化生铁生产,并自建熔炉设施。Liss认为从创立之初就使用AI的公司将比竞争对手拥有20%-30%的利润优势。公司此前已融资2820万美元,目前正与现有投资者洽谈1亿美元A轮融资,并获得两个南方州超过10亿美元的激励措施承诺。
TeleAI团队发布TeleChat2、TeleChat2.5和T1三款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报告,详述了从10万亿tokens预训练到强化学习优化的完整开发过程。T1-115B在数学推理上超越OpenAI o1-mini,展现了国产AI模型的技术突破。研究采用4D并行训练策略,在8000个华为昇腾NPU上完成训练,并全面开源以促进AI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