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2月17日 新闻消息:英特尔公布了在2013年将14纳米制程技术应用于制造中央处理器以及SoCs的计划,以及计划在2015年研发10纳米及其以下的制程技术。在旧金山举行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公司高级研究员Mark Bohr表示技术路标展示了因特尔在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上始终处于行业领头的地位。
英特尔公布了即将到来的代号为P1272 and P1273的14纳米制程技术,其准备于2013年投产。供应商宣称将将在三个州生产测试上述产品。
英特尔已经进入了14nm工艺水平 AMD和NVIDIA怎么看?
英特尔先前确认对上述三种fab投资以应用于14纳米及更低的制程技术。
此外,英特尔宣称对10纳米,7纳米,5纳米制程技术的研究将开始于2015年。
2011年5月,英特尔宣称其三维三栅级晶体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能够使芯片以低电压较少泄漏量的情况下工作,与老式的晶体管相比在表现性能和能源利用率方面提高了很多。新型的晶体管已应用于第三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于2011年底大批量生产。由此可以看出英特尔目前不仅制造工艺取得了巨大突破,甚至远远领先了台积电和三星的同级别工艺,而NVIDIA和AMD目前连20nm都没能用上的情况下会如何评论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