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优化企业IT架构 迎接简约、高效、绿色新时代

优化企业IT架构 迎接简约、高效、绿色新时代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赵效民 来源:stor-age.com【原创】 2009年5月22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实际购买时对产品选型的考虑

当我们确定了一个大致的IT部署思路与方向后,接下来就是设备的选型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架构不错,但因设备的性能或质量的原因而让IT效率大打折扣的例子有很多,在此我们就不多说了,关键的一点于,在IT设备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产品的成本构成已经相当透明,基本的配件大家也都了然于胸,所以“一分钱一分货”在IT领域是绝对适用的,有些厂商敢比别人卖得贵一些,肯定有一些内在的原因。企业用户应该根据自身的要求(如可靠性、性能、可管理性、节能性)等来切实选择服务器或是存储系统。由于IT架构中,服务器负责的是关键的应用执行部分,所以在这里我们也主要谈谈在IT架构优化中的服务器选型的考虑。

一、服务器产品特性选择

对于服务器的选型,笔者认为也完全可以以我们的最高追求——简约、高效、绿色来衡量并筛选。

1、让IT架构简约的能力:这方面一是指服务器设计的简约,二是指它能为我们在架构简约上所带来的贡献。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上文已经谈到架构上的简约更多的是源自于虚拟化的采用,所以一台服务器的虚拟化能力就成为了一个选购的重要指标。也许有人会说,服务器虚拟化是软件的事情,对于硬件来说有什么可虚拟的呢?没错,虚拟化本身是一种逻辑上对服务器资源的分割,但这种分割的操作如果有硬件的本地配合,那么它自身所占用的CPU资源就会更低,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CPU资源可用于企业的应用,这当然是件好事。这就相当于RAID阵列卡有无本地XOR处理器一样,如果有,CPU资源就会占用得很少,如果没有,则会大量占用CPU资源来进行XOR的运算,那么分给应用处理的资源肯定就相应要降低了。所以在选购服务器时需要关注虚拟化功能强大的服务器。

英特尔虚拟化的发展轨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加入,虚拟化所需的系统开销也在逐步降低

服务器在硬件上的虚拟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以英特尔服务器平台为例,最早的虚拟化特性表现在对中断请求的处理上,因为有多个虚拟机在使用CPU,每个虚拟机都认为自己是独占资源的,但事实上不是,所以要对各虚拟机的中断请求进行优先级的排序,避免了虚拟机管理器自己通过软件的方式编排优先级,另外还有为虚拟机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迁移的统一指令集,而到后期则需要外围的I/O配合(比如网络、PCI设备等),以应对虚拟机的I/O请求,而最新的功能则包括了大幅减少虚拟机进入与退出时对内存页表的影响以及虚拟机迁移时对性能的影响等等,这些都将大大提高虚拟化的资源池的高效性。

选择对虚拟化支持更好的服务器,无疑也为IT架构优化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2、让IT架构更高效的能力:效能就代表实打实的计算能力,来不得半点虚的东西,这当然取决于CPU与内存子系统的性能表现。因为不管是虚拟化也好,还是单纯的一对一对应用也好,高性能都是必需的,如果财力允许,人们都想要更高性能的产品,就像发烧友追求SuperPI的运算速度一样,快一秒也是一种需求,对于企业应用来讲也是如此。高性能意味着,同一负载量下,可以更快的完成运算任务,或者说在一定的性能要求下,可以承担更多的应用或任务负载,这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都是需要的。尤其在虚拟化环境中,更高的性能永远是受欢迎的,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虚拟机的数量来最大限度利用其计算性能。

所以在选型 时,服务器的高效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想进行虚拟化部署的时候,它的关键性更为突出。另外,服务器的高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物理上的设计,CPU附带的指令集也将发挥重要的特性。早期英特尔的MMX等指令集在多媒体和3D应用加速方面的作用已经广为人知,后来的SSE指令集则在相应的方面发挥着更多的能量,当应用软件厂商充分利用指令集之后,软件的执行效率也要比单纯的靠传统运算单元计算的方式高得多。所以指令集的丰富性也意味着其应用效能,毕竟应用软件开发商肯定会追逐最新指令集为自身产品做优化。

英特尔新一代SSE 4.2指令集的构成与说明(点击放大)

比如英特尔最新的SSE 4.2指令集,就对XML语言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并增加了面向大数据采集中的样式识别与搜集处理,以及网络通信中的校验加速的指令,这在基于XML体系的应用SOA应用架构不断普及、大数据量采集越来越普遍、IP存储越来越盛行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在相关应用中对效能的贡献也同样值得用户期待。

3、让企业IT更为绿色的能力:绿色说白了就是节能环保,节能也是环保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产品本身的材料问题了),因为更少的电力消耗就意味着更少的电力产出,更少的电力产出就意味着发电厂不需要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即可满足电力的需求,作为社会乃至地球上的一员,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将自己绿色化。所以节能环保也将是在选购服务器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即使想想少花的电费,也是值得好好考虑的。

从一台服务器的元件功率消耗分布来看,CPU无疑是一个重头,所以CPU的节能表现也就直接关系到了服务器有多“绿”。不过,在选择时,往往有一个误区,即以TDP(Thermal Design Power,热设计功率,并不是真正的CPU功率,而是以指定的热量为基准标称的功率值,更多的是对散热系统的要求,但热量也对服务器有重要的影响,而且散热本身也需要功率的消耗,如机房的制冷等)为准来选择。TDP当然是越低越好,因为它会降低很多外围部件的电力需求,可是就像PC机在使用中,CPU也不全是满负载工作一样,服务器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CPU使用期内的能耗值连成一条线,再把CPU占用率(即负载量)连成一条线,那么最佳状态就是让能耗曲线更为贴近实际的负载曲线,没有负载时,理想的情况就是零功耗,但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应该尽可能的接近。比如,很多企业的内部应用在白天时是最繁忙的,负载也最高,而到了晚上,服务器大多也就处在闲置的状态,如果一天中一半时间的闲置状态也仍然按满负荷时那样运转,那电费可就亏大了。因此,在考查CPU时,不光要看TDP,还要看其动态调节与闲置状态的功耗表现,即Idle Power。

现代的服务器CPU越来越注重更为精细的功耗控制,比如至强5500处理器内部就采用了电源控制单元(PCU,Power Control Unit)来精确调整每个处理核心的电源与频率状态

比如英特尔最新的至强5500处理器,在能耗控制上就较上一代5400有了较大的进步,Idle Power从16W降低到了10W,并提供了多达15级的功耗(频率)状态,以满足不同应用负荷的能耗控制需求,它可以让CPU的能耗曲线更为接近应用负载曲线(负载高时、频率高、能耗高;负载低时,频率低、能耗低),也就是说让每一分的电源能耗成本都花在刀刃上。

除了CPU之外,能耗高的部件主要就是内存和硬盘了,当采用存储集中的架构后,前者对于服务器的能耗表现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服务器中最先进的就是DDR3内存,由于工作电压更低,其相较DDR2内存理论功耗降低了16.7%(DDR2的电压是1.8V,DDR3是1.5V),这些差别也最终会在电费上有所体现。

二、服务器产品本身的质量与附加值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发现,SMB在这方面与大企业有着一些根本性的理念区别。大企业求稳,一般会采用成熟的方案与知名的品牌来保证其高可用性,而SMB在这方面则很随意,价格基本上是最重要的采购杠杆。在管理方面,由于大企业的IT架构更为复杂,大企业也更明白IT管理的重要性,也舍得在IT管理上投资,这主要就体现在IT管理人员的配备指标与人员素质方面。相反的,SMB则由于经费有限和对IT管理认识上的差异,在IT管理方面的配备要薄弱很多。很多SMB的IT主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为一般。这样,一低(价格)一减(IT管理)也埋下很多隐患。

很多SMB会选购廉价的组装型服务器或是白牌机,在基本配置方面它们与大牌厂商的机器相差无几,但以同样的价格你可以获得比品牌机更高的配置,这对于SMB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即使是品牌机,也会先以价格为衡量标准,但在后期的使用中,就会发现服务器不光是用来应用计算的,还必须要进行管理与维护,很多人更关注于它的性能怎么样,而忽略了它的隐性功能。比如远程的管理,你不可能一有问题就跑一趟数据中心,这其中的时间、人力与交通成本都是一种额外的付出。再比如因为价格的因素,而在不同时期购买了多个品牌的服务器,对于每个服务器的管理都有相应自己的软件平台,从而让管理人员不胜其烦,可这对于SMB来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如果服务器三天两头的死机,对于企业应用的乃至于最终交付给客户的服务水平也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所以,管理与可靠性成本必须考虑其中,在这方面品牌机显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基本上每个品牌的服务器都在可靠性与可管理性方面做了大量文章,服务器的出厂标准,肯定在品控上更为严格,这也意味着其在元件上的筛选更为严谨。比如元件的抗静电能力,甚至主板的焊点材料都有讲究。而在服务器说明上的一些品质标准的Logo在告诉我们它通过了哪些测试时,也同时意味着一种成本上的必须付出,这也就是为什么品牌服务器的价格更高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品牌服务器所提供的额外附加值。

我们都知道,对于x86服务器来说,绝大多数服务器厂商在自己的产品中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硬件产品,CPU不是,内存不是,硬盘和主板也基本都不是自己的,所以在硬件上大家基本上是相同水平的,包括组装机和白牌机。那么能体现附加价值的就在软件,这是厂商自身实力和价值的体现。

对于服务器来说,上面用的操作系统与部署的应用是客户选的,所以能提供的软件就集中在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方面。前面已经谈过服务器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那么这方面的能力也将会取决于厂商所提供的管理软件的表现。最重要的是,这方面的软件都是随机附送的,不需要额外掏钱购买,对于注重IT管理的用户来讲,它理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也许这种能力在一两台服务器时并不重要,但随着服务器台数的增加,它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强大的管理软件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指定的服务器,实现配置、系统健康状态、监控、更新、事件通知、自动控制甚至虚拟化等多种功能。它不同于操作系统提供的远程桌面类的功能,而是一种与硬件关系更为紧密的,厂商专门定制的功能更为强大的管理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管是SMB还是大型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除了考虑如何缩减成本开支外,都有必要重新考虑自己的IT环境如何优化,尽量少的部署物理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向着简约、高效与绿色的目标迈进,这与企业的生产运作其实也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架构不好,也将使成本削减的效率降低,甚至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如果已经优化了架构,就要在设备的选择上更具前瞻性与长远的规划,而在具体的设备选型中也应该多注意价格以外的因素,否则日后的一些隐性成本很可能将超过前期投入的节省费用。总之,危机给我们提供一次改变IT环境的思考机会,在风平浪静时,这些可能都不是问题,但在当前的环境下,痛定思痛的消除一些隐患,也必将会让我们当再次迎来风平浪静时更显轻松与从容,这也许就是危机带给我们的转机之一。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