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合作基于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工厂”概念,即把原始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人工智能模型或“tokens”的数据中心,这些模型或“tokens”可作为各种应用的智能工具。
这些联盟还旨在开发能力更强的代理,即具有决策能力的自主行动数字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通常以目标或目的为指导。代理系统可以规划、推理和执行多步骤的任务,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背景,超越回答问题,发起行动。
英伟达表示,人工智能代理现在可以自动处理临床文件,帮助病人寻找治疗,甚至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协调医院的运作。
数以千计的代理
英伟达的医疗保健副总裁 Kimberly Powell表示:“仅在我们的启动计划中,就有超过1000 家数字医疗保健初创企业正在开发数千个人工智能代理。”她以临床对话式生成人工智能平台Abridge为例,该平台使用代理自动处理临床文档,每天可为医生节省多达三小时的文书工作。
Iqvia Holdings是一家为生命科学行业提供先进分析、技术和临床研究服务的供应商,英伟达与该公司合作,简化药物和医疗器械开发。Powell表示,Iqvia的64 PB专有匿名数据集将被英伟达最近发布的Llama Nemotron大型语言模型训练定制模型,“通过人工智能代理推动更高效的临床试验和工作流程转型。”
与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合作旨在共同开发新一代病理模型。梅奥诊所将利用英伟达的DGX Blackwell系统和人工智能工具训练超过2000万张数字病理图像,以创建“数字孪生”,即物理实体的计算机化复制品,用于个性化医疗保健。
与生物技术公司Illumina的合作旨在通过将Illumina的测序技术与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工具结合,从基因组学数据中获得洞察力。英伟达表示,双方的合作将使基因组学研究民主化,并扩大其在药物发现领域的应用。
Powell表示:“我们将为基因组学开辟新的市场,让人们不仅能获得数据,还能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组学,推动疾病研究和药物发现取得重大进展。”
英伟达还与非营利性医学研究机构Arc Institute合作,利用英伟达的BioNeMo 自然语言处理框架(如图)为生物学和临床研究创建开源生物基础模型。Powell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对DNA、RNA和蛋白质结构的理解,从而推动生物医学研究。
她表示:“我们的合作将专注于利用BioNeMo和DGX云开发真正的生物学基础模型,并将成果贡献回BioNeMo的开源中。”DGX Cloud是一种基于云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服务。
大会上还将首次发布名为GenMol的BioNeMo新版本,这是一个用于虚拟筛选的目标导向分子生成NeMo推理微服务。英伟达还将发布蛋白质设计蓝图(Blueprints for Protein Design),这是开发基于蛋白质的疗法的参考工作流。
Powell表示:“数以万计的生命科学公司、研究机构和平台公司现在可以将BioNeMo与传统的实验室工作整合在一起,创建一个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工厂,业界称之为‘干实验室’。”“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从湿实验室发现过程向人工智能工厂、干实验室和移动药物发现的转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技术发展推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重构,新一代AI加速器使机架密度超过100千瓦,部分高达600千瓦,传统冷却系统面临极限。液体冷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0%,成为增长最快的数据中心冷却细分领域。这不仅是冷却升级,更是架构演进。支持高密度AI工作负载需要从设施设计、散热、管道到配电和机架集成的全面重新思考,热管理已成为跨学科挑战。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高通发布新款骁龙X2 Elite Extreme笔记本处理器,经测试其性能已与苹果M4芯片基本持平。然而这种平衡可能无法持久,因为苹果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出M5芯片,届时将重新拉开性能差距。尽管高通成功实现了英特尔未能做到的追赶,但当搭载骁龙新芯片的PC笔记本上市时,苹果可能已经再次领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