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 太空计算机2(Spaceborne Computer-2)升级版将于本周发射到国际空间站(ISS)。
HPE这次是第三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超级计算硬件。HPE 的第一台设备于2017年升空,是当时为期一年的实验的一部分,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该套件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运行情况。第一次的太空计算机除了在软件中修正了一些摇摆之外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任务,太空计算机之后于2019年返回地球。
HPE 的 Eng Lim Goh 博士告诉记者,当时所使用的硬件几乎都是现成的,逆变器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冗余硬件的使用是要保证即便四个电源中有一个出现故障及 20 个固态硬盘中有 9 个出现问题时,太空计算机仍能继续运行。
太空计算机2 于 2021 年发射,直接用直流电源而不是交流电源,固态硬盘配置了软件和硬件 RAID,同时,经过几年的硬件进化,人们所期望的处理性能改进得到实现。
本周即将发射的太空计算机2更新版基于 HPE EdgeLine 和 Proliant 服务器的现成商用超级计算机,外加额外的闪存存储。增加闪存是为了测试长期太空任务中的存储和恢复能力。该系统有望用于 NASA 的月球和火星任务。
HPE 太空计算机2的首席研究员 Mark Fernandez 表示,“太空计算机2不仅有潜力加速太空中的数据处理,还能加快地球与太空之间数据洞察的交流。我们希望额外的计算能力还可以促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应用。”
上一版太空计算机2展示了利用微软的Azure完成处理任务。不过低地球轨道以外的任务将无法使用云计算,因此需要在边缘提供更强的处理能力。
太空计算机2更新计划将于1月29日由Northrop Grumman公司的NG-20天鹅座飞船搭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40号太空发射场发射升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运行国际空间站至 2030 年,国际空间站在之后不久将脱轨返回地球。考虑到目前这个时间表,这很可能是 HPE 硬件最后一次访问国际空间站。
不过,由于即将进行的登月任务以及在近直线环月轨道上组建中继站的计划,低地球轨道以外的边缘计算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与xAI达成合作,OCI将为企业客户托管xAI的Grok模型。此次合作使Grok 3等模型可供以数据为中心的客户群进行训练和推理,支持Nvidia和AMD加速器。OCI采用独特的AI策略,专注于企业数据需求,保持模型和工具的不可知论立场,让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专注于提供工具,而OCI确保体验的无摩擦、高性能和安全性。
华为诺亚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院校推出开源机器人编程框架Ark,通过Python优先设计和模块化架构,实现仿真与现实环境的无缝切换。该框架大幅降低机器人编程门槛,支持现代AI技术集成,为机器人学习研究提供统一平台,有望加速机器人技术普及。
量子计算何时能商用化仍是行业关注焦点。专家指出,除了逻辑量子比特和错误纠正技术,量子计算系统还面临诸多挑战:激光器缺乏相干性、稀释制冷机难以适应数据中心环境、系统可扩展性不足等硬件问题。此外,量子计算机需要达到99.999%的运行时间要求,编程易用性和与传统高性能计算的混合架构复杂性也有待解决。
网易有道研究团队开发了Confucius3-Math,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中国K-12数学教育的14B参数AI模型。该模型在多项数学推理测试中表现出色,超越了许多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训练成本仅需2.6万美元,推理速度比DeepSeek-R1快15倍,能在消费级GPU上高效运行,旨在通过降低AI教育成本来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