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OIT2023数字基础设施技术峰会在苏州召开,大会以“加速数据创新,赋能数智未来”为主题,数十位业界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分享精彩观点和产业洞察,围绕AIGC、大数据、数据存储等前沿话题进行深度探讨。
“智慧时代,计算力是生产力,智算力是创新力,数据就是核心生产要素”,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线副总经理刘希猛表示。浪潮信息通过不断创新算力、算法、数据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构建数据基座,成为驱动智慧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线副总经理刘希猛
数据成为智慧时代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随着智慧时代到来,中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数据资源规模快速增长,推动存储产业、技术不断创新。《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中国数据存储量达724.5EB,同比增长21.1%,全球占比达14.4%。从这个维度看,每年产生的数据只有不到10%的被存储下来,数据存储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何创新数据管理机制、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成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关键。
为了助力企业存好、管好、用好数据要素,浪潮信息提出“极致存储 智慧有数”理念,推进从SSD核心部件到存储系统再到场景方案的全栈创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可靠高效的数据底座。
在此基础之上,浪潮信息进一步提出“分层解耦”的数据中心建设策略:
一是云数解耦,将数据从云平台中解放出来,避免云平台的数据绑定,企业数据更安全。二是云存解耦,通过软硬一体的专业存储,提供快照、加密、容灾等高级功能,让企业数据和业务访问更可靠。三是存算解耦,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分离部署,灵活便捷的按需扩展,使用更经济。四是存储资源解耦,结构化数据、非结构数据分类存储,互不影响,存储更高效。
基于四层解耦,企业真正实现万端千边的高效数据汇集,通过多云、多心的数据分析处理实现精准决策,做到“智慧有数”,即数据驱动智慧时代。
智慧应用 需要极致存储
某钢铁企业安装了超5万个传感器,生产过程同步采集各种生产工艺参数、运转状态、质量信息的数据,基于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构建了人工智能电炉炼钢、产品质量分析、设备智能维护管理等系统,各个系统不断地自我进化迭代,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某能源勘探企业,在目前最大单体数据体三维地震勘探处理项目中,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放了190万炮,产生的原始数据量超过1PB,需要投入数十PB的分布式存储来支撑数据存储和处理,数据存储的容量和性能成为影响能源勘探的关键。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智慧时代,AIGC、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挑战也由此而来。首先是数据增长迅速,从更多的数据来源,产生了更多的容量需求;其次是存储性能需求倍增,更低延时,更高IO和更多带宽成为了一种常态;第三,追求极致的TCO,比如更低每TB成本和更低的管理维护成本;最后是绿色能耗体系的要求,更节能和环保。
“面对智慧应用带来的新挑战,企业需要具备极致能力的存储产品”,刘希猛说。
浪潮信息顺应四大分层解耦趋势,基于极致设计理念,推出了SSD高速存储介质,以及集中式存储、分布式存储两大平台,面向不同场景提供差异化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
浪潮信息存储产品
例如,面向万千智慧应用带来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场景,本月11号推出的新一代分布式融合存储AS13000G7,采用极致融合架构设计理念,在业界率先实现了4种非结构化协议的无损访问,实现多元场景的“All In One”。数据存储力由此提升300%,IO性能提升100%,融合存储空间利用效率提升200%,硬盘利用率高达94%。
刘希猛表示,“新一代分布式融合存储具有协议互通的优势”。面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AS13000G7,实现了文件、对象、大数据、视频四类协议的无损协议互通,以及数据及时共享。这就像一个人同时拥有多个国家的护照,可以随时自由往来全球各地。“协议互通”加速了数据处理速度,以及增强了数据流动性。
再如,面向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关键业务场景,浪潮信息集中式存储在极致可靠和极致性能方面表现出色。浪潮信息在集中式存储的架构设计中,基于全模块化冗余架构设计,即使多控制器同时故障,存储仍能继续运行,实现业务不中断。同时,为了实现极致性能,浪潮信息全新开发了闪存原生的“iTurbo 2.0”智能加速引擎,并构建了智能分层存储资源池,将智能IO均衡、智能资源调度、智能元数据管理等数十项性能优化算法与闪存盘联调优化,让千万级IO均衡落盘且时延业界最低,在SPC-1国际评测中获得2300万IOPS,性能全球第一。
可靠高效是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的核心优势
同时,浪潮信息还围绕企业智慧应用的需求新变化,以业界最全的产品组合为依托,整合过去数年在各行业积累的最佳实践,提出了四大标准方案:一是面向私有云、行业云、政务云等多云环境的基础设施云化方案;二是面向金融核心、运营商计费、医疗HIS等关键应用的结构化数据高可用存储方案;三是面向科研平台、医院、企业的数据分析平台的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存储方案;四是面向热、温、冷、冰四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存储平台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浪潮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存储厂商,将秉承“极致存储 智慧有数”的理念,持续优化技术、产品、方案和服务,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存储系统,携手企业迈入智慧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