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使用TAO模型训练工具之前,我们必须先对其操作原理有个基础的理解,因为这套工具能支持30多种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并且横跨视觉类与对话类两种不同领域,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前面介绍的内容中提过,在TAO工具使用两个不同的Docker容器,去面对视觉类与对话类的模型训练,分别是基于Tensorflow与PyTorch框架。
不过英伟达将复杂的调用工作进行高度的抽象化处理,以启动器CLI指令作为统一的执行接口,并且为每个神经网络提供对应的配置文件组,透过指令集与配置文件的组合,将操作的逻辑变得非常简单,开发人员只要熟悉这套指令集,就能非常轻松地驾驭所有TAO支持的神经网络,进行高效率的模型训练任务。
因此在操作TAO工具之前,首先得对CLI指令集与配置文件有个初步的了解。
这个指令集的语法非常简单,主要是下面三部分所组成:
tao <task> <sub-task> <args>
上面所有的信息,可以用tao info --verbose指令,查询到不容版本容器所支持的神经网络类型。
当我们单纯执行tao <task>的时候,就会进入对应的容器里,例如:
以下6种指令是所有模型都具备的功能:
到这里应该能够感受到这个CLI指令集的便利之处,开发人员只要好好记住这组指令,不需要撰写任何C++或Python代码,甚至不需要了解任何一个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算法,就能非常轻松地面对这么多种复杂的模型训练任务。
这里需要透过TAO提供的范例来说明配置文件的细节,这里以视觉类的范例为主,请执行下列指令下载范例文件:
$ $
$ $ |
wget --content-disposition https://api.ngc.nvidia.com/v2/resources/nvidia/tao/cv_samples/versions/v1.3.0/zip -O cv_samples_v1.3.0.zip unzip -u cv_samples_v1.3.0.zip -d ./cv_samples_v1.3.0 rm -rf cv_samples_v1.3.0.zip && cd ./cv_samples_v1.3.0 |
在cv_samples_v1.3.0文件夹里有20+个子目录,每个子文件夹就对应一个神经网络,下面都有个别的specs子目录,里面就存放对应的配置文件。
每个项目应该是由不同的技术人员所处理,在文件格式与命名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是.txt纯文件格式,有些则使用.yaml或.json格式,因此需要针对个别项目,去深入了解每个配置文件里的各项参数。
下面是TAO视觉类模型训练工具的工作流图,每个项目里的配置文件,都是为不同阶段的任务提供所需要的参数。
这里以英伟达发展的detectnet_v2神经网络作为范例,里面的配置文件内容比较完整,包括以下7个文件:
这些文件是配合整个执行流程的步骤:
这里的参数设定,是整个TAO训练模型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我们所能修改的部分大概就是“training_config”组里的”batch_size_per_gpu”与“num_epochs”这两个参数,以及确认“dataset_config”组里的每一个“target_class_mapping”对应是否正确。
其他参数的调整是需要对个别神经网络的结构预与算法有足够了解,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建议就使用英伟达已经优化过的参数。
后面的推理验证与导出模型的步骤,留在实际项目执行的时候再做说明。到此应该能清楚,在TAO模型训练阶段,需要的就是xxx_tfrecords_xxx.txt、xxx_train_xxx.txt与xxx_retrain_xxx.txt这三个配置文件,后面两个文件的内容几乎一样,只有调用的预训练模型不一样,这样就能让事情变得更加单纯。
整个TAO训练工具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着CLI指令集与配置文件的组合处理,如此一来,开发人员只要掌握这两个部分,就能轻松驾驭大部分的模型训练任务【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尼就业平台Pintarnya宣布完成1670万美元A轮融资,由Square Peg领投。该平台成立于2022年,专注服务蓝领和非正规就业者,提供求职匹配和金融服务。目前拥有超过1000万求职用户和4万家雇主,年收入增长近五倍,预计年底实现盈亏平衡。新资金将用于加强平台技术和扩大金融服务。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Life2vec系统能够通过分析个人生活数据预测未来人生轨迹,在收入和职业预测上达到78-85%准确率。该系统使用丹麦600万人的真实数据,采用类似GPT的AI技术,揭示了教育投资、社交网络、地理位置等因素对人生发展的深层影响规律,为政策制定和个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YouTube Music庆祝十周年,推出多项新功能与Spotify竞争。新增"品味匹配"播放列表功能,可合并多用户的音乐偏好,类似Spotify Blend。应用还将通知用户即将发布的音乐、周边和演出信息,并与Bandsintown合作帮助粉丝发现演唱会。此外,用户可在专辑和播放列表上评论,获得忠诚度徽章。YouTube Music目前拥有超过3亿首曲目和40亿个用户生成播放列表,订阅用户已超过1.25亿。
中国科学家成功将扩散模型应用于语言生成,开发出名为LLaDA的创新AI系统。与ChatGPT等传统按序生成的模型不同,LLaDA采用"填空"方式工作,能同时考虑文本前后信息。在80亿参数规模下,LLaDA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是在逆向推理任务上超越GPT-4o,为AI语言模型发展开辟了全新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