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仅为11.2万亿元,然而仅仅11年,便飞跃至53.9万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8倍。更为惊人的是,数字经济的扩张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从10万亿元到30万亿元,花了约6年;而从30万亿元到50万亿元,时间缩短到了4年。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深深依赖于新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算力,算力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底座。正因如此,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算力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常熟,作为江苏省的重要经济城市,正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常熟加大了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支持,成为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
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依托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就近辐射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凭借普洛斯沉淀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用高水准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持客户业务发展,打造华东地区算力基础设施范本,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常熟到长三角,加速算力布局
近年来,普洛斯数据中心业务增长迅速,已成为集团第二大业务板块,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集团的重要业务领域。普洛斯数据中心计划专注于打造精细化的底层基础设施服务,与第三方算力建设企业合作,共同提升算力建设和用户服务。
目前,普洛斯在全国拥有约20个数据中心,总IT负载达到1400兆瓦,布局重点围绕各地的经济活动需求。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中西部地区的核心节点是公司布局的关键,上海、北京、深圳、武汉和重庆等城市作为重点发展区域,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算力需求。
普洛斯数据中心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普洛斯中国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联席总裁郭仁声看到,未来集中化和灵活架构是算力基础设施及服务一大趋势,普洛斯将在技术上注重绿色节能,结合运营优势,承接客户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
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是这一战略布局的典型代表,其位于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选址理念遵循了立足常熟、覆盖江苏省,并辐射长三角,具备临江近沪的地理优势,处于长三角城市圈核心区域。
该数据中心建筑总面积逾15万平方米,项目全部交付完成后IT负载预计达到120兆瓦(MW),可以为超过30万台服务器提供设施和增值服务。
普洛斯希望常熟东南数据中心在这一布局下,服务华东区头部的互联网企业,打造华东地区算力基础设施范本。
项目共规划两个园区,一期获批在普洛斯原有物流园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2020年底启动开发,高度契合当地产业政策,成为江苏省重大新基建项目之一。建筑面积超62000平方米,建设标准GB-A级/T3+,规划建设65兆瓦。开发周期比业内平均缩短了5个多月,及时为客户提供承接业务高速发展的基础设施。
“如今,一期的A栋和B栋已经迎来了电商企业的入驻,C栋则吸引了云计算及相关企业的落户。”郭仁声说道。
二期园区目前正在建设中,总建筑面积超过81000平方米,规划包含一栋办公楼和两栋数据中心楼,按GB-A级/T3+标准建设,规划容量达到64兆瓦。此外,园区内还自建了一个110千伏的变电站,进一步提升了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绿色与智能并行,引领数据中心创新之路
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在技术应用上充分展现了绿色节能与智能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不仅在水资源和能源管理方面实现了显著优化,还通过自研智慧化运营系统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郭仁声表示,在节能降耗方面,常熟东南数据中心采取了多种IT设备、制冷设备等创新技术,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PUE。
在开发建设环节,采用多系统预制化技术,基于数据中心大规模快速交付场景,将变电站、冷冻站、钢结构/热通道等进行模块拆分、工厂预制化及现场拼装建设,具备定制性强、“即插即用”、快速交付等特点。
在IT设备方面,项目使用高压直流电源系统,同时配备高性能、高能效服务器以及80PLUS认证铂金级服务器电源。同时结合冷板式液冷技术,综合节能效果达到30%-40%。
项目采用“一用一备”两个独立的制冷站,自建110千伏变电站,具有市政双路供电的保障,同时配备双回路管线的备用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及后备蓄电池组,保证持续、冗余、可靠的电力供应。传统的110千伏变电站采用土建结构,园区变电站则完全采用集装箱式安装设计,以应对更低的占地空间要求、灵活部署、节能高效、快速交付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在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在水资源管理上采取了多种创新举措,显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WUE)。
首先,通过氟泵和间接蒸发自然冷系统,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依赖;在干蒸发液冷系统的试点应用中实现了高效节水。其次,采用了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利用率高达98.7%;引入再生水作为备用水源,为开式冷却塔提供循环水源。此外,设置了雨水收集池,屋顶雨水被用于清洗和绿化灌溉;最后,对用水装置实行定额管理,使用密封性能好、阻力小的节水产品及节水型卫生洁具。
与此同时,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采用独立自研的智慧化运营管理系统GLP DCBASE,通过数字孪生的能力不断地对管理系统进行赋能,提高运营与能源利用效率。GLP DCBASE3.0版本实现了多项升级,包括新增本地+中心双系统异地双活、设施和运维等全场景数字地图功能等,有效提升业务系统连续性,助力运营更为精细化、智能化;并新增液冷监控能力,覆盖冷板式液冷与浸没式液冷双场景,在业内率先落地。
为满足客户高密部署需求,普洛斯数据中心还打造出新一代液冷弹性设计1-2-3-4架构,以支持高性能算力需求。该架构是指具有弹性和自适应能力的基础设施架构,实现以一个高弹性多系统的算力建筑,灵活适配风冷、液冷两种系统,采用三种创新的工艺布局(千卡规模、万卡规模、五万卡规模),全面满足6kW-40kW四种功率密度的部署要求,助力加速高集中大规模智算中心建设。
进入智算时代,普洛斯将运用创新的弹性架构和智能化运维平台,在提升数据中心的算力承载能力的同时,为客户带来了提效节能的新机遇。不断优化运营与技术,推动行业创新,引领未来智算新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