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绿色节能液冷数据中心高峰研讨会”上,《绿色节能液冷数据中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是2023年首部,详解数据中心节能技术与标准的手册型白皮书。白皮书就数据中心的节能设计、建设,以及设施与设备验收等“全周期”维度给出了详实理念与标准范例。
白皮书发布仪式现场
白皮书由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曙光和其子公司曙光数创联合主编。据赛迪顾问《2023中国液冷应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H1,曙光数创以58.8%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部署规模第一。
让液冷建设不再难
伴随“东数西算”战略启动,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如何解决数据中心能源利用率低、节能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已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首要难题。
对此,国内众多厂商纷纷进行液冷技术的探索与尝试,以实现更低PUE等目标。但因参与厂商众多,带来了理念不一、成果与案例难以参考、复制等新问题。而白皮书的发布,则为新型节能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维,提供了建设方向以及设计准则。
曙光数创总裁何继盛介绍,白皮书的编写依托中科曙光及其子公司曙光数创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经验。就如何实现数据中心低PUE下的高密度部署、液冷数据中心持续可靠运行、以及节能数据中心全年全地域建设运维等问题,提出了历经多年检验的理念与标准范例。
弥补标准缺失难题
近年来,众多团体、协会为推动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与普及,纷纷牵头液冷技术的标准立项编制工作。但百“标”齐放,未能让液冷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节能设备验收、液冷机房运维等环节简便与清晰。这致使不少液冷数据中心在建设之初,普遍缺乏可持续的信心。
对此,白皮书围绕冷板式液冷、单相浸没液冷、相变浸没液冷三大主流节能液冷技术展开,在环境、性能、部件设计、运维规范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液冷数据中心的规范化设计、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弥补标准缺失难题。
曙光数创副总裁张鹏介绍,曙光一直深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液冷技术和产品应用,先后主持参与、制定数据中心相关节能标准共20预余项。以曙光液冷数据中心方案为例,其可让散热耗能占比,从传统风冷模式的超30%,降低至9%,PUE降低至1.2以下。如同等IT容量规模为40MW的数据中心,相比传统风冷模式,使用曙光浸没相变液冷方案,每年可节省电费3500万元。
相信白皮书可成为液冷数据中心建设的“百宝箱”,让国内液冷数据中心建设能有标所依,有规可循,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