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绿色节能液冷数据中心高峰研讨会”上,《绿色节能液冷数据中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是2023年首部,详解数据中心节能技术与标准的手册型白皮书。白皮书就数据中心的节能设计、建设,以及设施与设备验收等“全周期”维度给出了详实理念与标准范例。

白皮书发布仪式现场
白皮书由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曙光和其子公司曙光数创联合主编。据赛迪顾问《2023中国液冷应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H1,曙光数创以58.8%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部署规模第一。
让液冷建设不再难
伴随“东数西算”战略启动,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如何解决数据中心能源利用率低、节能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已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首要难题。
对此,国内众多厂商纷纷进行液冷技术的探索与尝试,以实现更低PUE等目标。但因参与厂商众多,带来了理念不一、成果与案例难以参考、复制等新问题。而白皮书的发布,则为新型节能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维,提供了建设方向以及设计准则。
曙光数创总裁何继盛介绍,白皮书的编写依托中科曙光及其子公司曙光数创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经验。就如何实现数据中心低PUE下的高密度部署、液冷数据中心持续可靠运行、以及节能数据中心全年全地域建设运维等问题,提出了历经多年检验的理念与标准范例。
弥补标准缺失难题
近年来,众多团体、协会为推动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与普及,纷纷牵头液冷技术的标准立项编制工作。但百“标”齐放,未能让液冷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节能设备验收、液冷机房运维等环节简便与清晰。这致使不少液冷数据中心在建设之初,普遍缺乏可持续的信心。
对此,白皮书围绕冷板式液冷、单相浸没液冷、相变浸没液冷三大主流节能液冷技术展开,在环境、性能、部件设计、运维规范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液冷数据中心的规范化设计、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弥补标准缺失难题。
曙光数创副总裁张鹏介绍,曙光一直深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液冷技术和产品应用,先后主持参与、制定数据中心相关节能标准共20预余项。以曙光液冷数据中心方案为例,其可让散热耗能占比,从传统风冷模式的超30%,降低至9%,PUE降低至1.2以下。如同等IT容量规模为40MW的数据中心,相比传统风冷模式,使用曙光浸没相变液冷方案,每年可节省电费3500万元。
相信白皮书可成为液冷数据中心建设的“百宝箱”,让国内液冷数据中心建设能有标所依,有规可循,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索非亚大学INSAIT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定理证明中普遍存在的"迎合性"问题。研究团队构建了BrokenMath基准测试集,包含504道精心设计的错误数学命题,用于评估主流AI模型能否识别并纠正错误陈述。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