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全球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双双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将分别达到12.3亿件和6.445亿部。同时,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消费国。
蓬勃发展的市场驱使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各项体验提出了更个性化的需求。作为数据采集的重要入口,传感器的创新与进步对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更新迭代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收集环境数据或用户数据,传感器能够帮助相应终端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个性化服务和智能化功能。
在近日举行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Bosch Sensortec携四款最新传感器解决方案亮相这四款新品运用AIoT和数字化技术,打造更加互联和数字化的世界,为人们创造更健康、便捷和智能的生活体验。
有历史的博世半导体
对于博世,大家都很了解。其实,博世集团拥有四大业务——汽车和智能交通、工业、能源与建筑、消费类。
“科技成就生活之美”是博世集团的理念,而这需要高品质、可靠的产品,高品质、良好的用户体验离不开核心器件的支持。于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博世就开始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非常好的先发优势。
Bosch Sensortec亚太区总裁王宏宇(图左)和Bosch Sensortec全球战略及市场负责人Sebastien Therond(图右)
Bosch Sensortec亚太区总裁王宏宇告诉记者,博世半导体一直是行业技术的引领者,而且脚步从来没有停止,创新是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特别是MEMS行业里,博世在消费类和汽车两大领域协同作战。
正是这些优势,博世半导体的消费类和车用MEMS在全球排名第一,汽车专用集成电路全球排名第五,车用功率半导体排名第二。
博世传感器作为博世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提供广泛的产品组合,包括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声学微系统传感器、显示解决方案等。
“除了硬件,我们还提供软件工具,赋能开发者,将硬件、软件结合在一起,给客户和市场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王宏宇说,“我们将深根于传感器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转化为产品,将产品和软件优势、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随着数字化的趋势不断地深入,互联互通的世界加强以及对个性化的需求的增加,传感器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可穿戴设备以及物联网领域将会应用到大量的传感器。
深度创新与突破极限
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基石就是传感器,Bosch Sensortec全球战略及市场负责人Sebastien Therond表示,Bosch Sensortec为未来的智能生活助力,通过传感器技术提升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设备和人之间的互动增强体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这次Bosch Sensortec重磅推出四款全新的传感器产品,分别是BMV080、BHI360/BHI380、BMP585和BMM350。
其中,世界上最小的颗粒物(PM2.5)传感器BMV080彻底革新了空气质量检测方法。其体积较同类产品小450倍,可用于超小型物联网设备,能准确测量PM2. 5浓度并提供可操作的数据。
Sebastien Therond介绍说,现有的传感器产品需要进行维护,如果有一段时间不维护,它的测量数据精度就会有所下降。BMV080独一无二的无风扇设计可完全实现静音,不会产生灰尘的堆积,无需维护,尤其适用于居家和办公环境。
Bosch Sensortec充分考虑消费者针对可穿戴设备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创造性地推出了全新可编程人工智能传感器。BHI380传感器具有一流的性能功耗比,内置随时可用的软件算法,非常易于集成。
王宏宇表示,Bosch Sensortec支持将AI算法部署到芯片,为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和部署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包含适用于各种健身追踪功能的自学习人工智能软件,助力可穿戴设备轻松实现定制化的健身管理功能。
伴随微型电子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消费者及设备厂商对消费电子设备便携性和高性能的追求与日俱增。这意味着终端设备必须配备更轻的传感器、更小的模组,并实现更强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Bosch Sensortec全新推出的BMP585气压传感器,不仅具备同类产品中最佳的精度,还突破性地实现了超低的功耗,有助于延长可穿戴及耳穿戴设备和其他便携式应用的电池续航时间。该设备还配置了防液体凝胶盖,可抵御水和化学品的侵入,是户外高度跟踪应用的理想之选,也适用于液位检测等诸多工业领域,以及吸尘器等家用电器中的堵塞检测。
Bosch Sensortec旗下新一代BMM350磁力计也是兼具高性能与低功耗的传感解决方案典范。作为便携设备上极为重要的方向测定组件,该系统的面世将推动诸多创新应用成为现实,包括3D音频效果和AR/VR用户体验的改善。同时,该系统应用了创新的TMR(隧道磁阻)技术,包括Bosch Sensortec独创的场震恢复功能,确保设备时刻保持卓越的精度。
王宏宇表示,展望未来,传感器呈现出高集成、尺寸越来越小、低功耗等趋势。“芯片体积变小有利于行业在未来实现更多的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本身要求更多的智能化,也就是边缘智能,这需要在智能和数据安全方面达成平衡。”
释放AIoT全部潜力
随着万物互联和智能化趋势的演进,智能传感技术将继续渗透到人类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更多人与物之间的对话和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在以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驱动端以及公共事业、智慧城市等政策驱动端的持续推动下,AIoT产业仍将保持着高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全球AIoT市场规模预计在2027年达到8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1%。
Sebastien Therond表示,传感器是赋能未来智能生活和AIoT发展的关键元素,Bosch Sensortec不断地进行突破,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智联万物,实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例如Bosch Sensortec与德国柏林的一家初创企业Dryad进行合作,利用BME688气体传感器开发预防森林野火解决方案;Bosch Sensortec和中国本土创新智能鞋公司“微队”合作来推出一款搭载BMI270惯性传感器的足球鞋套件,帮助运动员来提高足球的技能。
为了更好地赋能开发者,Bosch Sensortec提供全新的开发板,帮助工程师能够来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测试;Bosch Sensortec搭建了技术社区和MEMS传感器论坛,在这个技术社区当中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分享信息,共同学习,讨论如何将传感器技术在不同场景当中进行应用。
谈及中国市场,博世根植本土,服务本土,2022年博世在中国研发费用达100亿人民币,过去十年间累计投资500亿人民币。
在半导体领域,博世在2021年对苏州工厂做了扩产的计划。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厂商都是Bosch Sensortec的合作伙伴,而且Bosch Sensortec也在拓展生态,共同打造未来AIoT大的生态,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中国始终是重中之重的市场,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深耕中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为未来智能生活赋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Sebastien Therond最后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