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学校科技创新优势突出,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

图片来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官网
打造智慧科研融合平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下设的计算机学院,起源于 1978 年建立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计算机软件专业。该学院学院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6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30 余项,软件著作权 100 余项。
为更好地支撑计算机学院的科研课题和教学实验,计算机学院计划打造智慧科研融合平台,实现不同教学实验和科研项目的资源相互隔离,并设置信创专区支持相关科研创新。
三招齐出 撑起科研协同创新
青云科技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具体需求,为智慧科研融合平台进行了计算节点与信创计算节点的规划:
一、一云多芯,多栈统管。依托青云信创云,实现云平台内兼容不同的 CPU 架构,由统一管理界面同时提供 x86 与信创系统虚拟机,构建起专门的信创资源池,进行通过一套管理节点管理 x86 与信创等多种集群。
二、全栈可靠,支撑教研。建成的智慧科研融合平台包含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对象存储、SDN、基于应用中心的 PaaS 服务、统一运维平台等全栈 IT 能力,能够支撑科研开发与教学实验的需求,为不同项目创建不同的集群。
三、便捷运营,简化运维。青云企业云能够满足自服务、计量计费、权限管理等需求,有利于资源管理与回收,促使相关流程标准化,有效减轻运营及运维压力。

云之基石 构建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的规范性、严谨性和高效率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智慧科研融合平台选择以云计算作为基础资源的承载,完全符合这一目标。
同时,这也将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助于提供虚拟集成实验环境、科研实验数据共享等服务,甚至支撑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协同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