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重要通信枢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主要用于汇聚和疏通区域,乃至全国网间通信流量,是我国互联网网间互联架构的顶层关键环节。目前,各地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项目陆续建成开通。
在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项目建设中,供配电系统作为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电力保障,其设计和应用无疑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供配电建设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在哈尔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项目建设中,维谛技术(Vertiv,VRT:NYSE)提供的集装箱解决方案中的VertivTM Liebert® APT预制式供配电模组,为黑龙江移动带来了全新的应用体验,高效率完成了供配电系统在极寒环境下的快速部署。
哈尔滨骨干直联点打造“数据高速”
经工信部批准、黑龙江省政府同意在哈尔滨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黑龙江互联网网络整体层级,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同时赋能大数据中心发展,助力“新基建”建设。
黑龙江移动从IP网、传输网、安全系统、机电配套、直连点采集等方面进行建设,以此提升黑龙江移动至联通、电信互联网网间访问质量。其中,机电配套建设涉及数据中心B02和B03机房楼、进乡基地机房楼,建设内容包括市电引入、电源系统、机房空调更新及相应土建配套建设。
基于项目建设的重要地位,为机房构建高可靠电力保障的考量,黑龙江移动对供配电解决方案的应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可靠、节地、部署快
在实际建设中,项目面临场地不足的问题,而且工程施工时间有限,黑龙江移动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交付,保证整体项目的建设进度。
维谛技术(Vertiv)提供的集装箱解决方案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不仅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而且集装箱内配置的VertivTM Liebert® APT,通过工厂预制化节省了大量现场施工时间。
在以往,传统供配电系统建设通过现场制作电缆,敷设桥架进行配电柜和UPS之间的连接,并且由于采用不同厂商提供的设备,需要较长的工程周期,而且整体系统复杂难以管理,同时需要占用更多空间。
VertivTM Liebert® APT以模组化、预制化和智能化为设计理念,开创了供配电系统建设的新潮流。
系统内部集成了配电柜、UPS以及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设备之间采用工厂预制的铜排连接,并基于工程产品化使得设备与现场解耦。
与传统方案相比,VertivTM Liebert® APT不仅简化了供配电系统架构,能够实现快速部署,而且可靠性得到更大提升,并能够大幅节省占地面积。
不仅如此,黑龙江移动还在项目建设中,应用了维谛技术(Vertiv)旗下的VertivTM Liebert® PEX4S全变频氟泵精密空调。这款产品可以适应负载动态变化的需求,实时变频调节制冷量输出,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达到自然冷能效,从而实现PUE<1.25的目标。
VertivTM Liebert® PEX4S空调具有“3+1”运行模式,当室外温度≤20℃时,即可开启混合制冷模式,通过变频泵辅助压缩机运行,节省压缩机功耗。对于地处北方的哈尔滨来说,VertivTM Liebert® PEX4S空调能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冷源,提升数据中心的制冷能效,为黑龙江移动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保障。
对于黑龙江移动而言,该项目建设将降低跨区域间的流量绕转、实现流量就地交换,极大提升手机互联网、宽带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过度依赖AI会导致认知债务,削弱基本思维能力。研究表明交替进行无辅助思考和AI支持工作的模式能保持认知敏锐度。这种认知高强度间歇训练模仿体能训练中的HIIT模式,通过短时间高强度思考与恢复期交替进行,可以强化大脑神经回路,防止认知衰退,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