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的推动下,液冷技术得到了产业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算力需求激增情况下,数据中心密度、机房功率持续增加,散热需求也在增加。我们与时俱进的冷却技术来满足数据中心热量的发展,提升服务器效率和稳定性以及整体能源利用率。
传统风冷的能效比就越来越不适应数据中心的发展,而液冷技术向着高功率的方向发展。在适应液冷技术发展过程中,行业标准也在逐步完善,此外,不同服务器生产厂家把液冷也作为一个发展方向,为液冷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陈振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数据中心的温控发展方向是液冷、低能耗,去年国家能耗标准已经落地,传统风冷在能耗方面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所以液冷方向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
拓展数据中心液冷
当前数据中心对于PUE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服务器的GPU和CPU可以通过冷板技术把热量带走,但是其它部件的散热还需要发散在空气中。如何提高水、风的散热比例,是数据中心散热技术的难点。
陈振国说,高算力应用的出现对数据中心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算力的负荷也越来越高。同时,先进的智能化的调配、优化手段又使数据中心的能耗有所下降,这对热管理系统的弹性要求更强。
同飞股份在数据中心温控方面拥有独到的技术,在应用领域和产品部件、性能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板式液冷,实现了高换热性能、低能耗和低泄漏。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同飞股份确保冷却系统的物理安全,提高系统温度精度的稳定性;在冗余和保护方面,液冷系统会设置冗余的水泵,如果水泵出现故障停机或者异常的停机,备用水泵保证整个系统冷却的及时性,实现水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飞股份也针对电器线路,采用更高的导线降低电器的风险。
在信息安全方面,同飞股份的软件系统经过专业机构的严格评估,确保控制系统不被侵入,保证整个数据中心系统的安全。
瞄准核心技术
同飞股份专注于工业液冷,应用领域涵盖电力电子、装备制造、储能、数据中心等温控产品。同飞股份在电力电子、激光、储能系统拥有超过20年的技术积淀,这种技术可以非常成熟地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而现在数据中心要求低能耗、高可靠性,同飞股份便将液冷技术拓展到数据中心行业。
去年同飞股份成立了数据中心事业部,将数据中心单独出来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业务模块,重点拓展数据中心领域。
陈振国表示,同飞股份在专利技术与经验方面丰富,相关的配套产品更齐全,实施成本降低。比如同飞股份拥有自己的换热器、钣金、电机系统工厂,这样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性价比更好的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突出自身的竞争力。
液冷在数据中心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不过同飞股份在具体的项目上已经有了相应的布局和小量的应用,只是还没有广泛的大批量的应用。
数据中心向液冷方向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过渡阶段,同飞股份布局了精密空调、列间空调,包括风墙、AHU等相关产品,帮助用户逐渐过渡到全液冷的技术。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标准、产业链、用户认知等日渐成熟,液冷技术会成为主流,整个行业也会迎来爆发时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mazon 发布了名为 Nova Act 的通用 AI 代理,可独立控制网页浏览器执行简单操作。同时推出 Nova Act SDK,供开发者构建原型。Nova Act 将为即将升级的 Alexa+ 提供核心功能。Amazon 称这是研究预览版,开发者可通过 nova.amazon.com 访问工具包。Nova Act 在内部测试中表现优异,是 Amazon AGI 实验室的首个公开产品。
aiOla 推出了一款名为 Jargonic 的新型自动语音识别模型,专为企业使用而设计。这个模型能够处理专业术语、背景噪音和各种口音,无需大量再训练或微调。Jargonic 采用独特的关键词识别系统,可以零样本适应企业特定词汇。在多项基准测试中,Jargonic 在准确性和专业术语识别方面都优于主要竞争对手。这款模型现已通过 API 向企业客户开放使用。
AI 视频创业公司 Runway 发布了最新的 Gen-4 视频合成模型,声称解决了 AI 视频生成的几个关键问题。该模型能够在不同场景中保持人物和物体的一致性,并允许从多个角度拍摄同一环境或主题。这一突破性进展有望为创意专业人士提供更实用的 AI 视频制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