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大,要求国产硬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必须提速。
市场消息称,在1月27日结束的谈判中,美、日、荷三国就限制向中国出口部分先进芯片制造设备达成协议。同时,美国政府拟停止向该国企业发放华为出口产品的供货许可证,并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华为之间的所有联系。
在大国科技博弈中,对芯片行业的影响首当其中。就此,从去年开始,为规避政策风险,不少知名企业纷纷布局RISC-V,除了英特尔、高通、Google等纷纷入局,国内知名科技企业BAT及华为也已布局,这也让RISC-V迎来发展的新篇章。
RISC-V对于国产芯发展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暨港华智慧能源主席李家杰博士早有“预见”,并对RISC-V在国内的发展给予全方位支持。
在政策层面,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李家杰博士多次针对RISC-V在国内的发展提交两会提案,建议国家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从政策、资金资源、人才培养和生态建设上对RISC-V的发展给予支持,巩固发展优势。
另外一方面,李家杰博士还积极整合资金资源,对RISC-V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给予支持。具体来看,李家杰博士是国内RISC-V领军企业赛昉科技的天使轮投资人及联合创始人,而赛昉科技目前也是RISC-V领域国内估值最高的企业,无论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商业价值都获得市场充分认可。截止目前,赛昉科技已完成A+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元。
同时,在支持RISC-V的技术应用层面,李家杰博士一直致力打破RISC-V “性能偏低端、生态建设欠缺、应用受限”的行业偏见,推动RISC-V在高端工业场景的应用,助推RISC-V技术在场景应用中实现技术优化和迭代。在李家杰博士的支持推动下,去年,RISC-V实现了在多场景应用的“首个”突破,具体包括推动首款基于RISC-V芯片的工业防火墙完成实测、支持港华名气家发布行业首款RISC-V物联网安全芯片“港华芯”等,为RISC-V在能源、工控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大国科技竞赛愈演愈烈,让RISC-V未来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李家杰博士认为,RISC-V自带的开源基因及本身的行业发展现状,都是目前“国产芯”打破技术封锁,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他将继续坚持科技报国信念,在全球市场发现并引入先进技术,为实现国家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创新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