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位于德国,重点关注汽车芯片应用。
日前,五大芯片巨头决定联合组建一家合资企业,开发基于RISC-V开放指令集的标准参考架构。

新公司坐落于德国,由英飞凌科技、高通、恩智浦半导体、博世以及诺迪克(Nordic)半导体共同投资,旨在加快“基于开源RISC-V架构的未来产品的商业化”。
目前还有很多信息尚未公开,因为这家企业的成立需要经过各个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批准,所以这家合资企业暂不提供投资金额、预计何时开始运营等更多详细信息,甚至连公司名称也未对外披露。
我们了解到的是,其经营的不是芯片制造业务,而是专注于开发参考设计、帮助提高RISC-V架构的采用率。目标是发展成RISC-V兼容芯片产品的单一设计方案提供方。
有了恩智浦和英飞凌的参与,这家公司将初步重点放在汽车应用领域,后续计划扩展至移动和物联网生态的决定也就不奇怪了。
英飞凌的一位发言人告诉我们,这家RISC-V企业的运营模式可能更像是咨询公司,并暗示可能会出台某种品牌或者标签。其他采用该参考架构制造芯片的厂商则可使用这些品牌或标签,用以展示并证明其符合的对应标准。
该公司发言人还提到,英飞凌计划销售采用RISC-V的产品及使用现有成熟微控制器内核的其他套件。
恩智浦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Lars Reger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家合资公司将努力“率先为汽车行业建立起经过全面认证、基于RISC-V的IP和架构。”
Reger补充道,“建立一站式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交钥匙资产,将加强RISC-V在欧洲诸多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英飞凌汽车部门总裁Peter Schiefer表示,随着汽车的软件定义化趋势愈发明确,整个行业普遍需要实现标准化和生态系统兼容性。
高通的参与更加值得注意,因为这家芯片制造商正卷入与Arm的授权法律纠纷。高通此前曾暗示称,其可能会在适当时在广受欢迎的骁龙智能手机芯片等产品中选用RISC-V,放弃以往的Arm架构。高通同样在汽车领域有所建树,业务主要集中在仪表板系统方面。
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ZZiad Asgha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RISC-V的开源指令集将促进创新,并有潜力改变整个行业。”
此次最新开发目标定在了处理器设计上,而Linux基金会和众多科技巨头今年6月宣布的计划,则呼吁为RISC-V平台开发更多软件。
该项目名为RISE for RISC-V软件生态系统,旨在提高RISC-V软件在移动、数据中心和汽车等各个行业领域的覆盖范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宠物慈善机构PDSA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宠物主担心无法承担兽医费用。科技公司正通过AI和物联网技术解决这一市场需求。在伦敦兽医展上,多家初创公司展示了创新技术:AI for Pet利用视觉AI分析宠物眼部、皮肤等图像提供健康洞察;Sylvester.ai开发AI模型识别猫咪疼痛表情;VEA整合患者数据自动化诊断。此外,智能项圈等物联网设备可追踪宠物健康症状。这些技术有助于宠物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兽医费用。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北欧国家启动统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旨在通过合作在全球舞台上竞争,获得微软和谷歌支持。10月成立的新北欧AI中心获得350万英镑初始预算,但谷歌和微软是唯一提供资金支持的科技公司,具体金额保密。该中心将开发生成式AI系统并建设应用AI服务的系统。北欧教育部长承诺追加资金开发大型北欧语言生成AI模型。尽管资金有限,但北欧国家希望通过联合力量在AI竞赛中提升地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