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据中心高能耗问题,不能仅凭单点突破,而要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从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来全局考虑。”普洛斯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负责人沈暘这样告诉至顶网记者。
数据时代,数据中心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数据中心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约占全社会耗电量的2.7%,IDC预计,到2024年数据中心耗电量将占到全社会耗电量的5%以上。
因此,推进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升级势在必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新型数据中心是汇聚多元数据资源、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具备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务、赋能千行百业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
普洛斯在全国70个地区市场,投资、开发和管理了400多处物流仓储、制造及研发、数据中心及新能源基础设施。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产业和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后来者”,普洛斯数据中心业务严格遵循和贯彻ESG管理和运营原则,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通过优化设计、采用科技赋能智慧化运营的方式降低能耗,并部署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大幅减少碳排放。这些措施为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不能仅靠单点突破,关注全生命周期才能“标本兼治”
普洛斯认为,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在建设之初就将能耗控制和节能减排作为打造绿色数据中心的重要前提,并从设计规划、开发建设,到运营管理、能源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链条减碳、提效。
我们在开发阶段,采用创新多系统预制化技术,通过模块化搭建,可大幅缩短建设周期,从而大大减少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及耗水、耗电量。沈暘解释道。
配电能耗也不能小觑。沈暘表示:“通过不断优化配电架构,提升供电效率。根据我们的经验,采用集约密集的电源系统;IT配电系统采用DR架构模块化HVDC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动力系统配电中UPS采用ECO模式运行,可以实现高效节能、高可靠性并便捷维护。”
制冷设备在数据中心能耗上也占相当大比重。因此,在冷源侧选择高效高压冷水机组和低功率冷却塔,同时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高水温风墙等技术,不断提高制冷效率,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
运营管理才是长效机制。沈暘着重指出:“我们通过基于自研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GLP DC Brain,对数据中心各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进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以提升数据中心运营效率,降低碳排放,能源利用效率(PUE)预测降低5%。”
直接采用绿电实现减排。普洛斯产业生态体系内包含了新能源业务板块。为数据中心配备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其他风、光能源,用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顺应双碳目标,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多项落地工程,打造绿色数据中心最佳实践
随着“聚合模式”逐渐兴起,眼下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全面取代价格优惠,成为市场竞争的“杀手锏”。不得不说,这一局面为普洛斯这样有“绿实力”的后来者入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B栋及普洛斯怀来数据中心3号楼均荣获‘数据中心绿色等级评估’(规划类/基础建设/大型)5A级认证,这也是该评级中的最高等级的绿色认证!”沈暘对此十分自豪。
“数据中心绿色等级评估”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及绿色网格(TGGC)联合开展,从能源效率、节能技术、绿色管理、绿色创新等维度评估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水平,并根据综合得分评定等级,是国内衡量数据中心行业节能环保程度的权威评估。
沈暘进一步阐述道:“以开发建设及工程设计环节为例,两大数据中心均采用多系统预制化系统技术,对冷站、管路和热通道进行模块拆分、工厂预制化及现场拼装建设。该技术具备定制性强、‘即插即用’、快速交付等特点,对于数据中心的创新发展、模块化迭代、信息化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块化搭建缩短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大大减少了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及耗水、耗电量。值得一提的是,多系统预制化技术于CDCC第九届数据中心标准峰会上荣获‘2021年数据中心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制冷设备方面,两大数据中心在冷源侧选择高效高压冷水机组和低功率冷却塔,同时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高水温风墙等技术,不断提高制冷效率。供配电环节,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采用高压直流技术,系统节能达20%。
能源再利用方面,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设置了约16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对园区屋面雨水再收集,经过过滤、沉淀、再过滤、消毒处理后,进入专为冲洗用水、洗涤用水和园区绿化浇灌用水设置的非饮用水管网。普洛斯怀来数据中心则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机房内的散热回收,用于冬季数据中心楼内走道的供热。
新能源使用也是数据中心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次获奖的两大数据中心均计划部署屋顶分布式光伏,光伏储能通过接入110kV变电站可为园区IT负载、办公、照明等负荷供电。另外,光伏系统所产电量在冬季也可用于冷却塔盘、水管路等的防冻和加湿器的供电。
未来,普洛斯将延续科技赋能的智慧化资产运营管理与新能源产业的加速结合的道路,加速数据中心的碳中和发展。依靠卓越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智慧化、低碳化运营专长,进一步深耕大数据新基建,聚焦低碳节能创新技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战略,为建设绿色低碳的数字经济新时代做出更大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迪拜Gitex 2025大会上,阿联酋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雄心备受关注。微软正帮助该地区组织从AI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通过三重方法提供AI助手、协同AI代理和AI战略顾问。微软已在阿联酋大举投资数据中心,去年培训了10万名政府员工,计划到2027年培训100万学习者。阿联酋任命了全球首位AI部长,各部门都配备了首席AI官。微软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公民服务和金融流程等领域实现AI的实际应用,构建全面的AI生态系统。
查尔斯大学和意大利布鲁诺·凯斯勒基金会的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性解决了同声传译AI系统延迟评估的准确性问题。他们发现现有评估方法存在严重偏差,常给出相互矛盾的结果,并提出了YAAL新指标和SOFTSEGMENTER对齐工具。YAAL准确性达96%,比传统方法提升20多个百分点。研究还开发了专门的长音频评估工具LongYAAL,为AI翻译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标准。
苹果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布名为FS-DFM的新模型,采用少步离散流匹配技术,仅需8轮快速优化即可生成完整长文本,效果媲美需要上千步骤的扩散模型。该模型通过三步训练法:处理不同优化预算、使用教师模型指导、调整迭代机制来实现突破。测试显示,参数量仅1.7亿至17亿的FS-DFM变体在困惑度和熵值指标上均优于70-80亿参数的大型扩散模型。
印度理工学院团队构建了史上最大规模印度文化AI测试基准DRISHTIKON,包含64288道多语言多模态题目,覆盖15种语言和36个地区。研究评估了13个主流AI模型的文化理解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也存在显著文化盲区,特别是在低资源语言和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不佳,为构建文化感知AI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