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中国算力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鹏城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单位编写的《计算中心有效算力评测体系白皮书》,在会上正式发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徐洋对《计算中心有效算力评测体系白皮书》进行了解读。
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计算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的计算中心评测体系是计算中心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白皮书定义了计算中心有效算力的概念和内涵,给出了有效算力的评测指标和评测方法,以及有效算力和有效算力评测指标体系的应用场景、标准进展与下一步规划。
白皮书的发布,将以有效算力为衡量方式牵引计算中心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达到以业务应用为牵引、以全栈优化为手段、以节能增效为目标的计算中心建设,提升计算中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支撑数字经济等宏观政策与顶层设计落地。(白皮书下载链接:https://www.aipubservice.com/airesource/fs/202207290001.pdf)
面向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和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多种场景,华为已经推出集群计算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工程与架构创新,实现从能源效率指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最佳到有效算力指标CUE(Computing Usage Effectiveness)最佳的跨越。目前,该集群计算解决方案已用于武汉、西安、中原、成都、南京、杭州等各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与xAI达成合作,OCI将为企业客户托管xAI的Grok模型。此次合作使Grok 3等模型可供以数据为中心的客户群进行训练和推理,支持Nvidia和AMD加速器。OCI采用独特的AI策略,专注于企业数据需求,保持模型和工具的不可知论立场,让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专注于提供工具,而OCI确保体验的无摩擦、高性能和安全性。
华为诺亚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院校推出开源机器人编程框架Ark,通过Python优先设计和模块化架构,实现仿真与现实环境的无缝切换。该框架大幅降低机器人编程门槛,支持现代AI技术集成,为机器人学习研究提供统一平台,有望加速机器人技术普及。
量子计算何时能商用化仍是行业关注焦点。专家指出,除了逻辑量子比特和错误纠正技术,量子计算系统还面临诸多挑战:激光器缺乏相干性、稀释制冷机难以适应数据中心环境、系统可扩展性不足等硬件问题。此外,量子计算机需要达到99.999%的运行时间要求,编程易用性和与传统高性能计算的混合架构复杂性也有待解决。
网易有道研究团队开发了Confucius3-Math,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中国K-12数学教育的14B参数AI模型。该模型在多项数学推理测试中表现出色,超越了许多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训练成本仅需2.6万美元,推理速度比DeepSeek-R1快15倍,能在消费级GPU上高效运行,旨在通过降低AI教育成本来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