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is Björlin博士
日前,Meta公司宣布聘请博通与英特尔资深专家Alexis Björlin博士担任基础设施硬件工程副总裁。她将直接向Meta资深专家与基础设施负责人Jason Taylor报告。在这次看似平常的招聘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潜台词?或者说,Meta公司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位重量级业内专家来领导硬件工程?我们有幸与Taylor当面交流,聊聊他的招聘思路与Meta数据中心发展战略等话题。
Taylor首先解释道,Meta公司拥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数据中心要求,这是为了满足公司极为复杂多样的业务诉求。Meta公司需要处理大量视频流,解决方案正是内部原创设计的视频转码芯片。只要用过Instagram或者Facebook,大家应该就能理解这些芯片的实际功用。
Meta公司还在大量运用计算机视觉、文本到语音、语言翻译等技术,而相关训练已经从CPU转移至英伟达GPU。Taylor也感谢了业界为这些工作负载提供的强大且高度匹配的芯片产品。
采访中Taylor还聊到另一个有趣的话题,即推荐引擎。相信大家已经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上体验过推荐引擎功能,我们只要查看或购买某些商品,这类引擎就会显示出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其他相关商品。Netflix也提供类似的服务,比如在观看某段视频之后再推荐两三段相关视频。Meta旗下的Facebook与Instagram等项目也充分吸纳了推荐引擎的能力,并大量运用到机器学习技术作为加持。
Jason Taylor
根据Jason Taylor的介绍,Meta的芯片战略主要侧重于同AMD、博通、英特尔及英伟达等行业领先厂商的合作,而且这种思路在短期之内不会改变。Meta似乎也在与Marell开展合作。但面对当前相当惊人的工作负载多样性,特别是在AI等领域,Meta也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新的解决路径。具体来讲,Taylor主要关注负载在内存及网络带宽需求方面的快速增长,以及未来如何利用新的定制化芯片提供更强大的推荐功能。好在通过对人员、合作伙伴及内部芯片研发项目的大力资助,这些持续增长的需求正得到良好解决。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Meta决定聘用Alexis Björlin博士的一大理由。Alexis Björlin博士的加入有望帮助Meta满足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需求,具体包括涉及CPU、GPU以及网络合作伙伴的通用芯片与定制化内部专用型处理器需求。与拥有强大半导体合作伙伴的苹果不同,Meta在这方面的储备相对偏弱,所以加大投资显然是正确的选择。Taylor在采访中也对此表示认同,相信他所言非虚。
很高兴看到Meta公司能够深下心来、为创造更多原研芯片而不懈努力。纵观过去十余年,我认为“芯片正在吞噬全世界”。期待看到Meta未来发布更多内部原研芯片,我们也将在Meta公布新消息后第一时间带来报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