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四个季度收下滑之后,今天IBM公布第一季度季度财报,收入增长1%,但投资者倍感意外,IBM股价也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3%多。这让我们不禁推测,未来几周其他即几家相继发布财报的科技巨头也将带来同样的惊喜。
该季度IBM的收入同比增长至177.3亿美元,超出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73.2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77美元,也超出了分析师预期的1.69美元。
某种程度上这个意外只是个时机问题,因为按固定汇率调整之后,收入实际上降低了2%。尽管如此,截止到最近,来自IBM任何良好的财务消息都受到了好评,IBM高管们为即将到来的这个季度和全财年描绘了一幅亮丽的画面。
IBM首席财务官James Kavanaugh表示:“我们对收入增长和现金流这两项已经采取了措施的方面充满信心。我们重申,尽管有波折和汇率波动,我们仍预计全年收入是增加的。”
Moor Insights&Strategy总裁Patrick Moorhead表示:“对于这家全身心投入云端的公司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开局,对IBM来说,最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
而对那些希望了解IBM即将分拆价值19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详情的分析师们来说,可能要让他们失望了,因为IBM高官们只是重申了在年底之前完成分拆的承诺。新公司名为Kyndryl,主要是由IBM现有的全球技术服务业务构成。
疫情影响正在逐渐消散
随着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消散,IBM高官们对于市场状况的改善总体上持乐观态度。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表示:“支出环境与第四季度相比总体上有所改善。”他指出,与疫情相关的局部封锁和供应链中断加大了预测的难度。“我们看到客户加快了他们的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我们的混合云业务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IBM已经将Krishna领导下的战略定位范围缩小到了混合云和人工智能领域。他表示,混合云是一个规模达1万亿美元的市场机会,到目前为止,只有不到25%的工作负载进行了迁移。IBM称,目前已经有3000家客户在使用IBM混合云平台。
Pund-IT首席分析师Charles King表示:“鉴于IBM Cloud在Krishna当前战略和未来计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这一增长尤是令人欣喜的。”
从细分部门来看,IBM的云与认知软件业务收入增长了4%,系统收入增长了4%,全球业务服务收入增长了2%。从季度来看,云收入为65亿美元,增长了21%;从年来看,云收入为263亿美元,增长了19%。全球业务服务和认知部门的云收入增长尤其强劲,分别增长了33%和38%。
系统收入的增长则主要是由IBM Z大型机产品线贡献的。Kavanaugh说,这部分销售增长49%,表现“非常强劲,尤其是产品周期的六个季度了”。他说,到目前为止,Z15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上一代Z14。
财报中有一项不足,那就是全球技术服务部门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64.7亿美元下降1.5%至63.7亿美元,不过这个数字仍略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但签约量下降了27%。
Kavanaugh说,签约量这一项是不合适做同期对比的,因为去年IBM同期完成了两笔大金额的交易。他说:“并非所有的签约量级都是一样的。去年,GTS签约量增长了40%多,另外还有四分之一的新客户,这意味着尽管与Kyndryl分拆开了,我们仍然有新增的业务。”
Pund-IT分析师King认为,GTS的小幅下降无需担心。他说:“这比很多人预期的要小得多,对于Kyndryl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