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0年,无线充电在手机领域的渗透率正快速提升,并加速向笔记本、手表、耳机、水杯、汽车等领域拓展,产业链日益成熟。随着无线充电标准的统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推广,包括解决了整个设备通用性和兼容性的问题,无线充电前景是非常可期的。
英飞凌科技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市场经理张庆峰告诉记者,整个无线充电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和前一个阶段——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Wi-Fi的发展非常类似,所以将来无线充电也会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没有线缆束缚的无线充电世界。
近日,英飞凌面向业界推出首款用于实现安全无线充电的身份验证解决方案OPTIGA Trust Charge。全新OPTIGA Trust Charge是业界首款可用于Qi 1.3无线充电标准的嵌入式安全解决方案。它适用于智能手机、耳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或健康科技设备等小型个人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器,充电功率可高达15W。
WPC Qi引领无线充电标准市场
回顾整个无线充电市场,标准问题始终是不可越过的话题。之前整个无线充电的标准可谓群雄格局,出现有很多的标准,这也是影响无线充电进一步快速普及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现在整个无线充电的标准基本上已经非常明确,比如WPC Qi标准,NFC组织也推出了专门针对无线充电的NFC无线充电方式。张庆峰表示,其实标准的多样化对于整个行业或者对于整个消费者来讲,其实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帮助我们有更多的技术和产品,覆盖更多生活上的场景,带来更多的便利。
WPC Qi是目前主要针对智能手机和手持设备的无线充电标准,并在商业化方面处于领头羊位置,比如苹果、谷歌、华为、三星、索尼、OPPO、VIVO、小米都是WPC组织的成员。
越来越多的商家和设备厂商采用WPC Qi标准。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市场报告,2018年整个符合Qi标准的设备日出货量超过100万件,2019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127万件/天,2019年的出货量达到了4.6亿件。
所有通过Qi标准认证的产品会被标上一个Qi的LOGO。如果我看到这个产品上面有Qi的LOGO,可以放心地、大胆地将手机放在设备上充电,因为这个设备已经符合了Qi相关的安全性、功能性、兼容性检测。现在已有超过5000种Qi认证产品。
近年来,配备无线充电技术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假冒伪劣的充电产品一直是个巨大的威胁。未经认证的充电器可能会损害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用户体验,甚至给品牌造成声誉损失。所以从降低产品和人身风险层面考虑,即将在2020年底正式发布的Qi 1.3标准的一个变化是强制要求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强加密身份验证。
英飞凌OPTIGA Trust Charge应运而生
Qi 1.3新标准针对无线充电底座的身份鉴权有了非常明确的要求——支持一个不低于CC EAL4+安全认证的硬件安全芯片在充电底座里面。无线充电器可以向充电设备进行自身的身份验证,证明它已通过Qi 1.3认证。只有这样,设备才会以最大功率进行充电。
为了解决安全问题和互通性问题,Qi 1.3标准规范里要求使用ECC 256比特加密的ECDSA身份验证,同时中间也会涉及到证书产生和验证的流程。而且,Qi 1.3标准通过证书链的方式(至少3-4个证书链)进行支持,包括WPC的根证书、制造商证书和产品证书。在这里,WPC采用了X.509版本的证书。
英飞凌OPTIGA Trust Charge是符合Qi 1.3安全验证的流程和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而且支持ECC 256比特密钥和SHA-2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内部的存储空间扩展可支持最多4个X.509证书链,能够满足Qi 1.3标准的要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OPTIGA Trust Charge这款产品提供一个通过CC EAL6+高安全规格的安全芯片,比Qi 1.3的规范高了很多。
“英飞凌是全球最大的安全芯片供应商,从最传统的智能卡、信用卡、身份证、护照,到现在我们会更多把整个嵌入式、物联网(IoT)作为一个主要的方向。所以英飞凌整个产品的安全等级会做到非常高,都能达到CC EAL6+的安全认证。”张庆峰说。
此外,英飞凌能够提供定制化服务,在英飞凌工厂的CC EAL6+安全生产环境将WPC授权的证书和密钥注入安全芯片。因此,英飞凌的安全硬件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产品制造商提供统包式解决方案,无需额外投资建设安全生产环境。
张庆峰表示,英飞凌很早就加入了WPC组织,是整个WPC组织以及身份鉴权小组的成员,参与讨论相关的标准、协议和工作流程。所以,英飞凌OPTIGA Trust Charge无线充电身份鉴权解决方案也是一个交钥匙(Trunkey)的方案,可提供全面的系统集成支持,包括嵌入式软件、主机软件、开发板、参考板和文档等,实现快速简便的设计。
除了消费级市场,无线充电在工业级市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医疗领域,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便携式医疗设备,医护人员无需反复为设备充电,可以提高救助效率。OPTIGA Trust Charge方案能够针对消费级与工业级的产品场景提供全面的无线充电身份鉴权方案,更好地推动无线充电市场的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大数据可观测性初创公司Monte Carlo Data推出全新Agent Observability产品,为AI应用提供全方位数据和AI可观测性。该工具帮助团队检测、分类和修复生产环境中AI应用的可靠性问题,防止代价高昂的"幻觉"现象,避免客户信任度下降和系统宕机。新产品采用大语言模型作为评判器的技术,能够同时监控AI数据输入和输出,提供统一的AI可观测性解决方案。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网络安全公司Aikido披露了迄今最大规模的npm供应链攻击事件。攻击者通过钓鱼邮件获取维护者账户凭证,向18个热门JavaScript包注入恶意代码,这些包每周下载量超过26亿次。恶意代码专门劫持加密货币交易,监控浏览器API接口将资金转移至攻击者地址。受影响的包括chalk、debug等广泛使用的开发工具库。虽然攻击在5分钟内被发现并及时公开,但专家警告此类上游攻击极具破坏性,可能与朝鲜黑客组织相关。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