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年前,IBM看到了Linux的巨大潜力,如今,Linux已成为帮助客户对现有应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理想工具。
20年前,IBM和开源社区首次将Linux融入IBM Z。20年时光转瞬即逝,今天,Linux on IBM Z已经整整20年了。
几十年来,IBM Z一直在全球最安全的平台上为客户保护最敏感的数据,《财富》100强企业中的三分之二都是IBM Z的客户。在此基础上,大型机、中间件和服务共同形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平台。20世纪90年代末,IBM开始拥抱Java,同时,Java也让IBM看到了一个解决业务领域内重大问题的机会—缩小数据中心现有技术与互联网等新业务渠道之间的差距。
20年前,就像IBM对Java的重视一样,IBM也把Linux视为客户即将经历的下一个重大转变。正如当时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所言:“像互联网改变企业应用那样改变业务应用。”随后,IBM研发实验室启动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项目,使IBM Z企业服务器与新兴的Linux操作系统之间产生了非凡的协同效应。
时光飞逝,就在五年前,随着IBM LinuxONE的发布,IBM又实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再次抓住了满足客户需求的机会—将仅运行Linux系统的企业级服务器引入新市场,用于新工作负载。回望过去,IBM已经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如今,IBM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今天,IBM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第四平台:混合云。IBM想要传递的信息很简单:IBM Z将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客户迈出下一步——对企业系统上的云原生应用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及构建、管理新应用。并借助RedHat OpenShift和IBM Cloud Pak将所有应用整合在一起。
Linux所带来的增长是该计划的核心。迄今为止,市场上已安装的所有处理器之中的35%以上都在运行Linux,Linux容量年同比增长55%。20年前,IBM看到了Linux的巨大潜力,如今,Linux已成为帮助客户对现有应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理想工具。
Linux on Z以最高等级的安全性为基础,具有多种云原生功能,并支持开源技术和DevOps。因此,IBM将会继续采用其他Linux发行版(例如:SUSE和Ubuntu),它们是IBM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帮助IBM们推动Linux on Z加速发展。
最让人激动的是,Linux平台上运行越来越多新的工作负载,比如医疗,金融科技,数字资产托管等。例如,IBM正在与DACS、Hex Trust等客户合作,他们正在使用LinuxONE来达到与金融机构相同的银行级别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并将其应用于加密货币。
此外,IBM还与英国的云服务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Cognition Foundry合作,他们希望为更多的初创型企业提供企业级计算能力,帮助如Plastic Bank、Newlight Technologies等初创公司将理想变成现实。
Plastic Bank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回收站网络来清理地球上的废塑料,让人们能够在收集废塑料的同时摆脱贫困。Newlight Technologies利用区块链支持的技术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生物材料。目前,Plastic Bank和Newlight Technologies都在使用IBM LinuxONE。
未来20年是属于Linux on the IBM大机的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