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型机正与云功能携手,共同帮助大型企业简化自身数字业务转型。
任何一位明智的技术管理者,都绝对不会将大型机中承载的应用程序及数据排除在数字业务策略之外。但遗憾的是,在双峰IT等炒作概念的过度传播之下,很多企业确实在有意无意地放弃大型机这片阵地。好在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及时清醒过来,着手对大型机上的应用程序及数据做出“要么迁移、要么执行现代化升级”的决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现代化升级往往是个更好的选择。下面来看具体理由。
基本前提:大型机应用与数据具有重大价值
数字业务转型的一大核心目标,正是找到增加并合理运用数据(单从技术层面出发,应用程序本身也属于一种数据)方法,并借此改善客户参与度、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业务竞争力。数据是一项独特的资产,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够以不同的形式持续使用这些数据,且其中蕴藏的价值始终不会缩减。因此,建立起新的体系以借数据之力提升业务价值,正是数字业务转型所提出的主要诉求(同时也应成为当下每一位CIO的关注重点)。
那么,大型企业中那些驻留在大型机之上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到底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价值!一般来讲,大型机上运行的监控与性能记录/报告系统正是企业在寻求新的数字业务机遇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足以支撑起新的产品/服务(例如金融、保险业)或者收益优化(例如运输业)等发展目标。浪费这类资源不仅会让我们在转型的道路上偏离航向,同时也会令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抗中落于下风。
实际问题:大型机相关人才的老龄化趋势
当初那批推动企业走入数字化时代的大型机技术骨干们,如今正一步步退出劳动力市场。为了维持运营中心内的高价值事务应用(HVTA),企业需要将大型机应用程序的管理工作交给年轻一代专业人士。但双峰IT等热门概念所提出的“数字甜甜圈”策略,则明确要求我们将大型机应用程序与数据组合从云策略体系中淘汰出去。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将工具与实践进行相互剥离,并引发新一代技术专业人士专注于打理核心运营应用程序与数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只剩下两个短期选项:(1)使用其他平台替代大型机应用程序及数据;(2)对大型机应用程序及数据平台进行现代化升级。到底哪个更好?影响因素当然多种多样,但总体来说,平台迁移不是什么好主意,现代化升级则更为可取。
理想解决方案:将云工具与实践引入大型机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在大型机应用程序与数据的现代化升级工作中,把硬件作为关注的重点。虽然硬件本身也相当重要,但总体来看,IBM的“IBM Z”设备所提供的差异化功能才是增强企业数字业务发展空间的核心。例如,IBM的Passport技术以IBM Z系统中独特的端到端(即跨越事务体系内的任意设备)数据加密为基础,能够在轻松实现记录与数据分析系统间数据共享的前提下,不对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性造成任何影响。
为了推动大型机应用程序及数据的现代化升级,我们的头号目标应该是掌握并采用云原生工具及实践,借此确保开发人员及运营团队使用通行的方法与管理手段发挥云环境及本地平台的数字创新作用。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大型机应用程序及数据之上采用云原生IT运营模式。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来,这意味着将流行的DevOps开源工具引入大型机,扩展这些工具以支持面向大型机的语言与自动化服务,同时重视对运营人员的重新培训、特别是其应用交付能力,最终在云运营体系之下实现数字甜甜圈策略。
好消息是,IBM公司将全力推动云端发展,致力于帮助用户统一云端应用程序/服务交付与IBM平台(包括IBM自家云产品)上的应用程序/服务交付方式。在这一过程中,IBM的最新举措是引入“IBM Wazi for Red Hat CodeReady Workspaces”项目。该项目既可作为IBM“CloudPak for Applications”的附加组件,也可以独立起效。这套组合的功能包括:
提升大型机上开源DevOps工具的重要性。除了收购Red Hat这一因素外,“Wazi”DevOps管道也确实与Red Hat打造的领先CI/CD工具集保持着高度一致。使用Git、Ansible以及Jenkins等工具进行应用程序交付的专业人员,都能很快熟悉这套新框架。
将COBOL、PL/1语言工具与IBM Z自动化体系相集成。通过RedHat Openshift上的容器化z/OS沙箱,将运行在x86 Linux上的DevOps工具及实践引入传统大型机语言。虽然一直使用传统3270工具的Cobol、Pl/1以及汇编语言的程序员们需要学习孔子适应,但在克服障碍之后,您将在大型机之上建立起覆盖所有应用程序开发流程的通用DevOps经验。此外,IBM还引入了新的分析与构建工具,用于在传统语言中支持新型DevOps管道元素;Wazi也引入了独立的互补性新产品“IBM Wazi虚拟测试平台”,帮助开发人员将应用程序事务与事务级测试集成在统一的标准企业级DevOps管道当中。这相当于在实现早期混合云基础测试功能的同时,又不致对其他系统或代码库造成任何破坏。
降低培训门槛,消除恐惧心理。学习是件好事,但没必要为了学习而学习。IBM推出的“DevOps加速计划(DAP)”与“IBM Z学院计划”旨在帮助大型机技术人员减少在评估、培训与部署等方面面临的障碍。除了引入新工具之外,企业还需要在应用程序交付人员(包括大型机技术人员)当中推广现代DevOps实践。目前,IBM已经开始就大型机现代DevOps实践提供远程培训与技术支持服务。
尚不完善,但有望成为DevOps积极转变的催化剂
任何大型机系统的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第三方工具,大型机在它们的帮助下交付并维护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及数据。由于各类代码库、数据库、中间件语言、性能监视器、本地管理脚本等普遍针对大型机所构建,这就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依赖性与运营惯性。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型机环境都对应用程序及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硬性要求(通常使用高度专业化的工具实现),这也给现代化升级带来了切实挑战。
在理想情况下,第三方大型机开发与运营工具供应商(大多不支持DevOps实践)都可以找到理想的IBM Wazi与Cloud Paks使用途径。以此为基础,大型机运营体系的DevOps改造也将不再艰难。
挑战仍在,但IBM的云计算发展方向将帮助大型企业一步步迈向数字业务目标。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不影响质量、安全性与预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大型机应用程序与数据中蕴藏的价值,帮助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优势空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