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4月17日——在IDC最新发布的《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跟踪研究报告,2019Q4》中,青云QingCloud旗下QingStor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和青立方超融合凭借优异的技术和市场表现双双入围核心厂商。其中,QingStor NeonSAN连续两年入围,跻身软件定义块存储市场四强,并且成功带动QingStor企业级分布式存储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600%。青立方超融合则保持稳定增长,连续三年入围核心厂商。
《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跟踪研究报告》是全球权威的咨询与服务机构IDC针对中国超融合及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的跟踪研究,通过对超融合及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动态的持续追踪,提供市场容量及份额评估,并发布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洞察。此项研究覆盖了中国市场的主要超融合和软件定义存储厂商,是针对中国超融合和软件定义存储市场极具权威性的分析报告。
随着闪存、25Gb/100Gb以太网等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的性能已经可以媲美传统中高端存储,广泛服务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个阶段。基于X86的分布式架构设计,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不仅打破了传统SAN存储在扩展性与可靠性方面的局限,还可以与云原生应用无缝对接。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企业核心业务采用分布式存储已成为大势所趋。QingStor作为青云QingCloud自主研发的企业级分布式存储产品线,依托于QingCloud公有云近7年的技术迭代和规模化应用,已经拥有了一个开放多元的软件定义存储生态,并且能够提供全形态软件定义存储产品的私有化部署。QingStorNeonSAN是青云QingCloud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软件定义分布式SAN存储系统,作为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家族中块存储产品系列服务于众多行业。
作为企业核心存储平台,QingStorNeonSAN诞生在全闪年代,是为全闪而生的分布式存储,能够提供高可靠、高可用、性能卓越的存储服务,为企业核心业务的云化转型提供助力。此外,QingStorNeonSAN还拥有丰富的接口,可以承载数据库等传统应用,原生适配虚拟化、大数据、容器等多种应用生态,服务云时代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QingStorNeonSAN丰富的企业级特性,使它能够基于同步及异步的数据复制,灵活构建灾备和双活解决方案。
历经多年发展,QingStorNeonSAN已经广泛服务于金融、能源、制造、医疗、传媒等行业客户,拥有诸如华润创业、阳光保险、重庆勘测院等标杆用户。依托青云QingCloud“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核心优势,QingStorNeonSAN可以与业界主流的应用生态对接,加速企业核心业务云化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幅降低TCO,为用户交付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解决方案,是一款经过大量行业用户长期验证、真正可以承载企业核心业务的全闪分布式存储。
此次QingStor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和青立方超融合连续入围权威分析机构报告,再次证明青云QingCloud在推动企业核心业务上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青云QingCloud始终关注企业级市场,关注企业上云的困境和需求。凭借自主创新和自研能力,推动着中国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最终实现以软件定义全面赋能数字化,加速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高管预计 AI 将在未来两年内彻底重塑企业。68% 的高管计划在未来一年投资 5000 万至 2.5 亿美元用于生成式 AI。尽管面临经济压力和数据质量等挑战,企业正加速采用 AI,但基层员工的应用仍有待提高。AI 的变革力量已经显现,并正在加速发展。
文章深入探讨了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及其未来影响。作者通过分析量级增长 (OOM)、AI 能力跃升以及模型的情境意识等方面,论证了 AI 即将迎来重大突破。特别强调了到 2027 年 AI 可能具备 AI 研究员/工程师的工作能力,以及 AI 系统在获得持久记忆和更广泛上下文后将产生质的飞跃。
微软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内存技术——管理保留内存 (MRM),旨在解决 AI 基础模型工作负载的存储和 IO 问题。MRM 具有短期数据持久性,可优化 AI 推理性能,同时降低能耗和成本。这一创新概念有望填补现有内存-存储层级中的空白,为 AI 时代的内存技术发展开辟新方向。
随着数字化转型成为战略重点,企业纷纷投入资源,但成效不一。麦肯锡研究显示,90%的公司启动了数字化转型,但平均仅实现了预期收益的三分之一。展望2025年,生成式AI等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数字化转型格局。为确保成功,企业需要重新校准预期,区分数字化增强与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并采取更有效的预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