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每年一届的乌镇互联网大会落幕。相比往年,今年乌镇大会提前了半个月,天气暖了但知名的“乌镇饭局”却冷了。
直到大会结束,只有网易丁磊和百度李彦宏两人和十余个菜同框。
图说:网上流传的第六届乌镇饭局
从2014年丁磊组饭局推销猪肉,到2017年占了小半个中国互联网圈的“东兴局”。
互联网大佬们都被外界放在“饭局”里。好像通过这个“局”,我们能看透中国互联网大佬间的关系和较量。
图说:2017乌镇互联网大会的一场饭局,美团王兴、京东刘强东分坐腾讯马化腾左右
或许是因前两年“乌镇饭局”太热、消费过度,今年饭局凉凉。也好,这可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到互联网的新技术上。
第六届乌镇互联网大会公布了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不同于往年的是,其中近一半是“鲲鹏920”、“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芯片”、寒武纪“思元270”等硬件产品。其中更有一台“大块头”——中科曙光的浸没液冷计算机“硅立方”。
笔者注意到,这台计算机是自有“科技成果榜”以来公布的63项成果中,第三台入榜的计算机。之前两台分别是IBM的“Watson”类脑计算机以及“神威·太湖之光”。
曙光的这台计算机,引起了笔者不少兴趣。相比5G、人工智能等新概念。“计算机”存在了几十年,大家用了几十年,似乎没新奇的。但不能否认,离开了计算机我们谈的互联网将不复存在。
2001年,美国爆发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危机。当美国互联网公司们的CEO、CTO将计算机搬回车库,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全世界连上了Internet。2005年,一本《地球是平的》的畅销书很好地描述了美国人当时的感受“世界触手可及”。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自然不会错过这场“世界平坦化”变革。BAT们纷纷在千禧年前后应运而生,之后全世界看到了互联网发展的极致成果——小十亿台手机(缩小的计算机)可支付,可网购、可评论千里之外人的自拍。国人也创造出“B2B”、“B2C”、“C2C”等商业理念。
但后入场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化道路必定是曲折的。在互联网产业上游,从一个根域名、一款虚拟化软件、一根天线、一块芯片、一片内存,一台服务器计算机,也是最近几年国人才能真正涉足。这也是关心这台计算机的原因,在互联网产业上游,我们做得如何?
显然,曙光的“硅立方”不是笔者能用的计算机。根据官方材料,曙光“硅立方”采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将服务器芯片、主板在内的计算部件浸没于液态冷媒中。这使得“硅立方”单机柜功率密度达160kW。PUE(评价能源效率的指标)降至1.04(全球数据中心PUE平均值为1.58,极限是1.0)。由此硅立方相比传统数据中心节能30%,性能提升20%。
对于几年电费等于投建成本的数据中心,节能30%、性能升20%等于买了台i5台式机能当i7的用,用几年还能省出台i5的钱。
对于“硅立方”的意义,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得很具体,“过去建一个数据中心盖楼至少得两年,需要严格的配套水电、管道等工程设施。但有了硅立方,这些工程问题几乎可忽略,三个月就可以建成。”另外,“硅立方”是典型的“超融合、异构先进计算产品”可集服务器、存储、安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于一体。
互联网的后半场,是大数据爆发的战场,对算力需求将急剧增加。5G时代到来,无线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Gb/s。如此海量数据,智能手机等终端将作为接收设备而存在,相应的海量数据和计算都将交给数据中心来处理。
因此,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先进计算技术,重点加强E级(百亿亿次级)计算、云计算、量子计算、人本计算、异构计算、智能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研发及应用。
仅从计算力的支持层面看,曙光“硅立方”将极大满足互联网后半场海量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加上曙光在存储系统、芯片等方面的布局,其今后算力输出将不容小觑。
目前硅立方也已在北京、南京、山西、甘肃等多个省市建设应用。据瞭望智库报道,2017年在山西先进计算中心建设的“硅立方”,正帮助山西及其周围省市聚集上下游产业链创新资源,支撑“互联网+实体产业”创新。
图说:山西先进计算中心,玻璃内为曙光“硅立方”
作为中国产业界最不缺话题的互联网,从始至终都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今年乌镇互联网大会,饭局冷了,技术、计算机又热了,对于笔者这样的局外人除了热闹还有“变化无常”的感慨。
但或许,这也是乌镇互联网大会,这场在江南水乡举办的技术与IT大佬集会魅力所在。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图说: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前夜景,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倪雁强 宋彬彬 拍友廖超 摄
据说,2019年乌镇的丁磊饭局除了李彦宏,还有小米、搜狐、360、联想、浪潮的老大也参加了,但是你看到了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