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开放数据中心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峰会时长两天,汇聚了数千名数据中心专家。曙光在此次峰会上荣获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优秀合作伙伴殊荣,与其他数据中心优秀工作者一起登上领奖台。
会上,作为数据中心“节能”里程碑式书籍《液冷革命》重磅发布,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节能)全程参与了该书籍的编写,将曙光节能的“秘密”——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进步与研发成果,在书中逐一展现。
此外,在9月4日的数据中心分论坛上,曙光节能产品经理邢雪菲,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冷板式液冷及全浸没式液冷,为数据中心PUE值居高不下的问题带来一剂良药。
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及全浸没式液冷服务器,摆脱了传统风冷束缚,使PUE值降到接近于1,使节能降耗不再是梦想。
邢雪菲还介绍,曙光率先于2015年推出国内首款标准化量产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并在当年完成国内首个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大规模应用项目,2017年又交付了国内首套商用全浸没液冷服务器,并在今年完成了国内首个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大规模应用。
截至目前,曙光拥有的“液冷”核心专利已超40项,此外还有40余项“液冷”相关专利已提交申请。
曙光数据中心系列产品,拥有满足中低密度计算需求的风冷标准模组、满足高密度计算的液冷冷板模组,以及满足救灾、户外勘探等特种作业环境需求的“集装箱式”计算模组,这些计算模组已被电力、气象、金融、通信、互联网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广泛采用。目前,曙光提供的“低能耗”、“高密度”计算节点在运行的数以万计。
曙光节能凭借多年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对液冷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功克服了技术、成本等难题,引领服务器散热进入液冷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