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消费电子展上,除了各种卷曲式电视、无人机和其他新产品外,我们还看到IBM展示了在量子计算硬件方面的最新进展。
今天,IBM推出了一台名为Q System One(如图)的量子计算机,有望让量子技术向商业可行性迈进了一步。
Q System One最大的创新是其结构设计,这是一个9英尺高、9英尺宽的低温冷却立方体,解决了操作量子计算机所涉及的一些实际挑战。
量子计算机通过利用亚原子粒子世界独有的现象来处理数据。在传统计算机中,不管任何时候字位都是1或者0,而量子等价物——也就是量子位——可以同时呈现出这两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量子位以违反直觉的方式进行交互,理论上处理数据的速度胜于传统计算机。
然而在实践中,即使小规模内实现这些特性也是非常困难的。量子位非常脆弱,必须冷却到超低温度以避免数据损坏。IBM称,Q System One具有足够的弹性,可以在绝缘实验室环境之外运行。到目前为止,量子计算机一直受限于这种环境。
Q System One的20个量子位被保存在一个圆柱形外壳内,该外壳连接到立方体顶部的下方。反过来,立方体是由半英寸厚的硬化玻璃覆盖,气密外壳可防止热量泄漏,同时阻止磁场和其他外部干扰。
如果设备中的一个敏感组件出现问题,工程师可以通过电动门进入机柜检查。IBM表示,Q System One可以在几小时内重置量子位,而不是通常需要的几天或几周时间。Q System One还具有自定义固件,工程师无需让整个机器脱机即可执行某些维护工作和升级操作。
Q System One通过与量子位一起运行的计算设备与外界进行通信。IBM表示,计划通过云的方式让合作伙伴可以使用硬件以试用量子算法。
目前IBM已经让研究人员可以通过Q Experience服务在早期型号的量子计算机上运行代码。IBM表示,到目前为止用户已经在该硬件上进行了670多万次实验。此外IBM还提供了该服务的商用版——Q Networks,用户包括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埃克森美孚公司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IBM是致力于量子计算机的几家科技公司之一。微软正在开发自己的硬件,谷歌去年推出了一款自主研发的量子处理器,其量子位数不少于7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技术洪流裹挟着每一次发展的浪潮,“工作”、“生产力”乃至“生命”本身的价值都被加速定义。
亚马逊在生成式AI爆发初期便敏锐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培训的重要性,2023年宣布启动“AI就绪(AI Ready)”计划,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架构,不仅着眼解决当下企业AI应用的人才缺口,更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AI人才储备体系。
Nvidia 最新更新的 G-Assist AI 助手不仅优化游戏及系统设置,还新增插件扩展功能,可实现音乐播放、直播查询、股票与天气信息获取,同时支持开发者定制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