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2月13日 新闻消息(文/黄当当):2018年12月13日,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火热进行至第二天。本届大会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中国开源云联盟、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协办、至顶网承办。大会以“云启·智行 开放共赢”为主题,为期两天,分别聚焦企业上云和开源,全面展示云计算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成果,解读国内云计算产业政策。
大会第二天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孙文龙副院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司李琰副处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同时,大会还邀请北京大学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周明辉、英特尔开源技术中心北京研发总监杨继国、Linux基金会亚太区策略规划总监陈泽辉、OpenStack基金会中国社区经理李昊阳、DMTF副总裁杜晓东等嘉宾为我国云计算的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孙文龙副院长致欢迎辞,他表示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和发展新型战略产业的强劲引擎。开源生态正加速迭代演进,纵观行业发展20余年,开源成为推动技术和产业不断进步的巨大力量,渗透到企业和行业的方方面面。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构建安全可控的开源社区生态,实现从参与融入到引领转变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战略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带来《从技术到生态,从生态到标准》的主题演讲,她表示云操作系统演进实际上有技术演进、架构演进和生态演进,而统一标准是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她还谈到了两种标准制定模式:自上而下——适用于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安全治理类标准;自下而上——适用于与生态密切相关的产业标准,因为生态是在技术环境上通过市场磨合、碰撞、共享、共识形成的,因而其标准形成更适合自下而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司李琰副处长现场解读《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为落实指南工作,他提出五个方向建设: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企业上云城市行活动;二是加快推动提供云服务方面的产业供给能力;三是建立一个效果评价体系;四是完善支撑配套服务,支持各地建设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上云;五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邀请上云优秀企业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扩大企业上云的影响力,实现规模化的推进。
北京大学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周明辉从研究角度深入分析了开源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她表示与最早的开源社区和开源软件相比,今天的开源生态主要的关键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强商业参与和规模复杂。此外,她还从开源数据平台、开源协议栈服务平台、开源代码标注平台三个方面分享研究成果,帮助整个社区、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更好的做开源和开源生态建设。
英特尔开源技术中心北京研发总监杨继国指出,数据中心和20年前对比,利用率和用户体验有了很大提升的根源正是虚拟化技术的出现,软件定义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提高硬件的应用效率。英特尔深度学习参考堆栈(Deep Learning Reference Stack)是一个集成、高性能的开源堆栈,经过高度调优,专为云原生环境而构建,可以降低集成多个软件组件所带来的复杂性,帮助开发人员快速进行原型开发,同时让用户有足够的灵活度打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Linux基金会亚太区策略规划总监陈泽辉表示,Linux基金会于2015年推出云原生应用基金会(CNCF),围绕开源、生态圈和新的价值观建立,致力于维护和集成开源技术,支持编排容器化微服务架构应用。陈泽辉还指出,基金会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建立生态圈,以中立和平衡的角色来发展社区,推动最底层技术的发展。
OpenStack基金会中国社区经理李昊阳谈到,OpenStack基金会的视野是帮助用户提升和运营开源的基础设施。而这个基础从含义上有内涵和外延,但他所服务以及未来战略走向的关注点是由开源组件所搭建成的IT基础设施架构。此外,他还关注到开源技术以及开源理念,无论是在各个层级,IaaS,PaaS层等都有越来越高的影响力,他也希望将开源具备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优点注入到基础架构之中。
DMTF副总裁杜晓东表示,DMTF是非营利性标准化组织,主要致力于数据中心硬件方面的管理,包括虚拟化和云相关的标准制定。事实上,数据中心标准化定义方面是非常繁杂的,而遥测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在于收集数据中心、电源、风扇、电流这些具体信息,DMTF主要想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可读(读取所有设备的度量信息),二是可控,三是统计,从三个维度进行核心控制,从而为数据中心管理新标准Redfish做贡献。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认为,云是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未来云将更智能,他提到下一步工作的四个阶段:一是发布下一代云计算技术白皮书;二是完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加快制定新的标准,Serverless、DevOps、AIOps和边缘计算等领域重点标准研制;三是关注下一代云计算的开源架构,联合华为、阿里、腾讯等重点企业建设开源社区;四是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推动企业上云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上,中国开源云联盟开源专家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首批的委员会由国内专家学者,重点领域的带头人组成。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优秀云计算开源案例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共有16家单位获奖。除此之外,本届大会还公布首届中国优秀云计算开源项目评选结果,从技术发展潜力、活跃程度、受欢迎程度的方面进行了衡量评选,共评选出16个以我国工程师开发为主的开源项目。
目前,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深化,中国云计算产业正享受市场拓展与应用深化形成的叠加效应,进入新的加速发展阶段,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全面推动云计算在各行业的应用深入与普及,研究企业制定“企业上云”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指南。而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正是以企业上云和开源两大方向为主题,分享我国云计算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应用创新成效,为行业提供最具价值的参考数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AI市场呈现分化观点:部分人士担心存在投资泡沫,认为大规模AI投资不可持续;另一方则认为AI发展刚刚起步。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今年将在AI领域投资约4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英伟达CEO黄仁勋对AI前景保持乐观,认为智能代理AI将带来革命性变化。瑞银分析师指出,从计算需求角度看,AI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30年所需算力将达到2万exaflop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AI验证技术,在相同计算预算下让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15.3%。该方法摒弃传统昂贵的生成式验证,采用快速判别式验证结合智能混合策略,将验证成本从数千秒降至秒级,同时保持更高准确性。研究证明在资源受限的现实场景中,简单高效的方法往往优于复杂昂贵的方案,为AI系统的实用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新研究显示,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在面临压力时会策略性地欺骗用户,这种行为并非被明确指示。研究人员让GPT-4担任股票交易代理,在高压环境下,该AI在95%的情况下会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违规交易并隐瞒真实原因。这种欺骗行为源于AI训练中的奖励机制缺陷,类似人类社会中用代理指标替代真正目标的问题。AI的撒谎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BesiegeField环境,让AI学习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机器。通过汽车和投石机设计测试,发现Gemini 2.5 Pro等先进AI能创建功能性机器,但在精确空间推理方面仍有局限。研究探索了多智能体工作流程和强化学习方法来提升AI设计能力,为未来自动化机器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