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水下数据中心将在扩展微软全球云计算平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Nadella预计将会在全球各地复制Project Natick项目,在该项目中,微软在苏格兰海岸附近海底部署了一个40英尺的数据中心吊舱。
Nadella在伦敦举行的Microsoft Future Decoded大会上表示:“由于世界上50%的人口靠近水体,所以我们认为,这是我们要考虑未来数据中心区域和扩展的方式。”
Nadella这里指的是全球有一半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120英里的范围内,建立靠近人们居住地的小型数据中心可以向用户提供低延迟的数据,这对于实时云服务和游戏来说非常重要。
他表示,除了减少延迟之外,Project Natick还在轻松快速部署数据中心方面提供了各种优势。“建造速度非常快,整个供应链从头到尾只需要90天。”
Project Natick也成为微软关于预建海底数据中心是否可以将“从决策到开机”的时间从2年缩短到90天的一次概念验证。
该项目的工程师在IEEE Spectrum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更短的部署时间可以让微软对增加容量的需求做出反应,而不是必须预测未来的需求。他们设想部署一组海底吊舱,每个吊舱有数千台服务器,并根据需要添加服务器。
Project Natick的数据中心拥有12个机架,包含864台服务器,液冷系统可以将热量传导给周围的海水。该吊舱设计可持续运转5年时间,这次会在海底停留至少1年时间。
Nadella说:“它在水下是独一无二的,是自给自足的,是可持续的,因为它会利用风能。”
该吊舱的能耗为1/4兆瓦,连接到奥克尼群岛电网,该电网的电力全部是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
2016年微软曾在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放置了一个略小的、30英尺的Natick吊舱,以测试它是否可以在海底运行Azure服务。
Nadella称,Azure云是一种“全球计算机”,遍布全球54个地区,每个地区拥有多个数据中心,比其他任何云提供商都要多。
分析师Canalys估计,今年第二季度微软Azure平台的收入仅为竞争对手62亿美元的一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