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近日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统计报告》显示,SmartX在2018年第一季度保持了强劲的市场发展势头,并在超融合市场金融行业占有率跻身前三,创下瞩目业绩。
据IDC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达到119.2百万美元(约合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6% 。
随着云计算落地的趋势持续深化,更多企业级用户在部署超融合之后显著推动了IT基础架构转型,未来几年超融合市场将呈现持续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中国加速普及和技术落地。
此外,据 Gartner 2017年发布的报告预测, 2014-2021年超融合全球范围内将实现48%复合增长率,国内这一数据会更高。所以,中国市场已不再扮演上个世纪技术路径的跟随者和落后者,一跃成为全球超融合基础架构增速最快的市场。
作为中国超融合领导厂商,SmartX在2018年第一季度持续保持三位数高增长,且远超市场同比增速;并在超融合市场金融行业占有率成功跻身前三。
众所周知,金融机构的业务向来复杂多样,且对于IT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近乎苛刻的高要求。所以,SmartX选择持续聚焦于金融行业,就要以业内最高标准来不断打磨和优化产品/解决方案。虽然目前金融行业仍以国际超融合品牌为主导,但此次跻身前三甲也再次证明了SmartX在大规模分布式存储、计算虚拟化以及大规模集群管理方面的自主可控技术已完全具备国际顶尖水准,开始作为公司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正释放出巨大商业价值。
一季度出色的业绩无疑得益于SmartX在金融、制造业关键行业不断攻城略地,且专注于关键业务应用领域的持续深耕。目前,SmartX已快速赢得了多家头部客户案例,包括国泰君安、泰康人寿、渤海人寿、招商证券、人保再保险、山东农信、南海农商、五矿期货、中华保险、海尔、万家乐、碧生源、京东方、雪松控股等,并已进入全面复制的发展阶段。2018年一季度延续了2017的强劲增长态势,也为2018年的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IDC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SmartX在超融合纯软件市场的份额达5%,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过去几年市场主要交付的超融合产品以一体机为主,但随着超融合软件兼容的硬件越来越多,市场对超融合认知度逐步提高,用户将更加深入了解到软件交付比一体机会更灵活高效的特性,继而选择软件交付的意愿将愈发强烈。SmartX同时提供一体机和软件交付两种形态,纯软件交付也支持多种主流的服务器型号,中国最大的超融合案例联通沃云(截止2017年底达到3000+节点)便是SmartX纯软件交付的最佳实践案例。
所以,可以预见到,SmartX超融合产品及解决方案将广泛落地中国市场,能够满足企业客户针对于不同场景的多元化需求。SmartX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愿景 —— 即通过引领中国超融合市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落地,让企业用户真正体验到“简单IT”的非凡优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IO们正面临众多复杂挑战,其多样性值得关注。除了企业安全和成本控制等传统问题,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地缘政治环境正在颠覆常规业务模式。主要挑战包括:AI技术快速演进、IT部门AI应用、AI网络攻击威胁、AIOps智能运维、快速实现价值、地缘政治影响、成本控制、人才短缺、安全风险管理以及未来准备等十个方面。
北航团队发布AnimaX技术,能够根据文字描述让静态3D模型自动生成动画。该系统支持人形角色、动物、家具等各类模型,仅需6分钟即可完成高质量动画生成,效率远超传统方法。通过多视角视频-姿态联合扩散模型,AnimaX有效结合了视频AI的运动理解能力与骨骼动画的精确控制,在16万动画序列数据集上训练后展现出卓越性能。
过去两年间,许多组织启动了大量AI概念验证项目,但失败率高且投资回报率令人失望。如今出现新趋势,组织开始重新评估AI实验的撒网策略。IT观察者发现,许多组织正在减少AI概念验证项目数量,IT领导转向商业AI工具,专注于有限的战略性目标用例。专家表示,组织正从大规模实验转向更专注、结果导向的AI部署,优先考虑能深度融入运营工作流程并产生可衡量结果的少数用例。
这项研究解决了AI图片描述中的两大难题:描述不平衡和内容虚构。通过创新的"侦探式追问"方法,让AI能生成更详细准确的图片描述,显著提升了多个AI系统的性能表现,为无障碍技术、教育、电商等领域带来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