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型设计预计将于2021年左右交付。
富士通公司已经开始对其后K时代下的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原型CPU进行现场试验。
这套后K百亿亿系统项目由富士通与日本研究机构RIKEN共同启动。该项目此前曾经成功开发出K超级计算机——拥有70万5千个Sparc64 V111fx核心,运算能力为10.5千万亿次。K项目始于2006年,该系统于2012年正式交付。
富士通与RIKEN双方期待于2021年左右交付目前这套正在开发的系统方案。
这款后K CPU将以Arm8A-SVE(可扩展矢量扩展)512位CPU架构作为基础。富士通与ARM公司开展合作,向其中添加了半精度运算指令、增强了堆栈内存带宽,同时提升了双精度运算性能。
这款CPU的初始运算已经通过验证。富士通方面发布了一系列后K系统的详细信息,表示其计算节点将拥有48个计算核心加上2个辅助计核心。而IO核心将拥有48个IO核心外加2个辅助核心。
10,000.互连方案将采用Tofu 6D Mesh/Torus。这套系统结构将在每个机架内部署384个节点,每节点1个CPU。我们还不清楚其总体节点数量,但预计这一数字应该会超过1万。
存储将通过FEFS(基于Lustre)全局文件系统实现访问。
其功率预算设定在30到40兆瓦之间。
RIKEN、富士通与ARM正在积极开发Arm8生态系统。能够在K系统上运行的软件,应该可以在重新编译后在新系统中顺利起效。在本届将于6月24日至2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的ISC 2018大会上,观众们将能够一睹后K处理器的真容。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百亿亿次系统项目共有五个:美国有三个; 中国有天河三号; 再加上日本的后K系统。欧盟方面曾表示其希望构建一套百亿亿次系统,但迄今还没有与包括Atos在内的任何供应商签订协议。
美国的三套系统可能分别为克雷与英特尔合作以x86 CPU为基础提供的方案; IBM以POWER架构为基础提供的方案; 外加HPE以AMD或者ARM为基础的系统方案。三者的具体交付时间预计在2021年到2023年之间。天河三号则将于2020年正式上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