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日透露,作为代号Project Natick的实验计划的一部分,微软已经在苏格兰水域部署、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沉浸了一个独立的数据中心。
这个40英尺长如胶囊般的数据中心拥有864台服务器和27.6PB的存储空间。据微软称,数据中心内的硬件由专门的散热器冷却,这些散热器使用最初为潜艇开发的技术,从外部泵入冷海水。
微软将利用这个胶囊来评估在海底运营数据中心的经济可行性。理论上说,利用海底的低水温可以降低计算设备的冷却成本,而这部分成本这是传统陆地设施的最大开支之一。此外这种方法也可以减轻过程中电网的负担。
对用户来说,潜在的好处是可以更快地访问在线服务。将水下数据中心置于沿海地区附近,将有助于减少居住在海岸线120英里以内、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等待时间。
当然,实现这一愿景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部署一批这样的海底胶囊将是非常复杂的任务,至少从目前微软部署实施所需的工作量判断是这样的。
把这个数据中心沉入海底的旅程,是从法国一家组装工厂开始的。微软工程师在完成测试将其关闭,并利用一辆18轮卡车把它运往苏格兰。从那里,一艘装有起重机的驳船将其拖到海面进行部署。
微软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详细介绍说:“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10台绞车、1台起重机、1台龙门驳船、和1台伴随着数据中心的遥控车辆。一辆遥控车辆从海底取回一条包含光纤和电源线的电缆,并将其连接到经过检查并连接到数据中心的表面,然后数据中心通电运行。”
Project Natick项目的工程师将在未来12个月内监控该数据中心的性能和物理状态。微软人工智能和研究部门副总裁Peter Lee认为,微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推动项目本身,还可以帮助基于陆地的数据中心。
“当你向月球发射的时候,你可能永远不会登上月球。如果你这么做了,很棒。但是除此之外,你会学到很多东西,沿途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正在研究磁盘故障、机架设计、冷却系统的机械工程,这些将反馈到我们正常的数据中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