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山东电建总公司(SEOCO)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进程中,原有数据中心渐渐暴露出机房空间小、服务器密度低,以及供电、制冷、管理等配套设施落后导致的能耗高、管理不便等问题,因而无法承载源源不断的新业务上线需求。山东电建通过浪潮ISC-MDC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改造完成新一代数据中心,在高密度部署的同时更加绿色节能,使得机房全年PUE(能源效率指标)值低于1.5,相对于原来机房节能达30%,并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无人值守,极大地加快了公司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步伐。
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建总公司)是一家特大型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以电力建设为主导,经营领域多元化。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山东电建总公司逐步建成并实施了中国电建4A系统、业务管控一体化平台(PRP)等信息系统,成为公司业务的技术支撑平台。
在山东电建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加快公司数据体系的建设步伐的背景下,公司的新业务上线也越来越多,多年前建立的数据中心机房已经不堪负荷:由于过去应用需求与技术能力限制,原机房空间小、服务器密度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无法承载新业务上线所需要的大量服务器;并且原机房供电、制冷、管理等配套设施已经落后,使得能耗高、散热差、不便管理等现象非常突出,严重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然而,虽然机房改造迫在眉睫,但由于机房内承载着大量的重要应用,如果改造工程的工期缓慢,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日常业务运营。因此缩短机房改造的工期,尽快让改造后的新机房投入使用,成为该项目的重点考虑因素。在考察了行业内多家传统机房与模块化机房建设方案之后,山东电建总公司最终选用了浪潮微模块化数据中心(MDC)解决方案进行机房改造。
在对山东电建总公司的机房功耗、空间、制冷、管理等需求做了详细调研之后,浪潮决定采用ISC-MDC系列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为山东电建总公司构建绿色节能、安全可靠、管理简便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ISC-MDC微模块数据中心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模块化的建设理念,其空调模块、低压配电模块、机柜模块、监控模块等主要组件都是标准化设计,并且在工厂预制、预留标准接口,待把这些配件运送到客户现场之后,可以在现场搭积木一样将数据中心搭建起来,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快速灵活部署,大幅缩短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浪潮工程师拥有丰富的数据中心改造与部署经验,采用ISC-MDC系列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帮助山东电建总公司传统机房改造项目的施工周期从90天压缩到了35天,工程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为山东电建总公司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在快捷简便部署之上,浪潮ISC-MDC系列模块化数据中心更具有绿色节能优势、智能管理、安装维护简便等诸多优点。
首先是绿色节能。数据中心采用密闭冷通道和风冷行级精密空调进行近端制冷,以及高效的一体化UPS配电柜、42U标准IT机柜(支持单机柜功率密度达到6.5kW)、电池柜、模块化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等组件。由于配置了动态的PUE实时监控组件,能实时监控数据中心的PUE运行状态,并可根据历史PUE值提供给运维人员PUE优化建议,因此使得机房全年PUE值低于1.5,相对于原来机房节能达30%以上。
其次是实现智能管理无人值守。浪潮ISC-MDC系列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配置智能动环系统,采用统一的动力环境管理平台,实现机房全领域的覆盖,具有实时数据、设备状态、告警等管理功能。通过这些智能化管理手段,真正做到了机房无人值守,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运维管理费用。
第三,布线简洁,便于安装维护。由于ISC-MDC微模块监控主机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高度集成,各种监控设备、传感器可进行直接插拔式安装,即插即用,因此使得施工方便,布线简洁,并减少了故障点。
【浪潮微模块数据中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风冷行级精密空调制冷,不需要采用传统的高架地板下送风方式,因此房间只要具备2.6m层高即可完成部署,极大地方便了机房改造工程。
“浪潮ISC-MDC系列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全面匹配我公司的数据中心改造需求,不仅工期短,更加重要的是,改造后的数据中心非常绿色节能,便于管理和维护,其性能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山东电建总公司IT负责人对采用ISC-MDC完成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效果赞不绝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Rescuezilla 2.6.1发布,基于最新的Ubuntu 25.04"Plucky Puffin"版本,同时更新了基于旧版本的现有构建。新版本提供基于六个不同Ubuntu版本的构建,包括所有仍在标准支持中的LTS版本。该工具用于紧急备份、数据恢复和文件系统管理,支持硬盘、SSD和虚拟驱动器。新版本重新支持Firefox,并能处理多种虚拟硬盘格式。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LangSplatV2系统,实现了超高速3D语言查询功能。该系统通过创新的稀疏编码技术和高效渲染算法,将3D场景语言理解速度提升了47倍,达到每秒384帧的实时处理能力。系统采用全局语义字典和稀疏系数表示,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解码器速度瓶颈问题,为AR/VR、智能机器人等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AI代码编辑器Cursor的开发商Anysphere收购了AI客户关系管理初创公司Koala,旨在加强与微软GitHub Copilot的竞争。此次收购主要为获得Koala的顶尖工程师人才,组建企业就绪团队,而非整合其CRM产品。Cursor正通过这种人才收购策略快速构建企业业务能力,该公司年收入已达5亿美元,服务超过半数财富500强企业。
马里兰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CoLa(Chain-of-Layers)方法,让AI模型能够根据任务难度动态调整内部层的使用策略,实现"快思考"和"慢思考"的灵活切换。通过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该方法在推理任务上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75%的正确答案找到了更短的处理路径,并纠正了60%的错误答案,为AI模型的架构优化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