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3月21日 新闻消息(文/邹大斌): 今日,赛灵思( Xilinx)新任CEO来华完成首秀。在媒体见面会上,赛灵思总裁兼首席执行官Victor Peng发布了公司的未来愿景:打造一个“灵活应变的智能世界”。会上,Victor Peng宣布赛灵思正在研发一款巅峰性的全新产品:一个超越 FPGA 的局限、高度灵活且自适应的全新处理器及平台产品系列,将能为用户从端点到边缘再到云端多种不同技术的快速创新提供支持。
近年来,FPGA芯片的灵活架构和低功耗能的特点收到广泛认可,在越来愈多的行业得到普及应用。作为FPGA的发明者和FPGA行业领导者,赛灵思业务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Victor Peng认为这首先离不开三大行业趋势的推动:数据大爆炸、人工智能以及后摩尔定律时代来临。
“当今这个时代为赛灵思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因为我们产品的核心就是非常灵活应变的平台,面对新的机遇,我们提出最新的愿景就是要打造灵活应变的世界。”Victor Peng在演讲时表示。
面对这些新的趋势,Victor Peng宣布了赛灵思的新战略:数据中心优先;加速主流市场的发展;推出新产品ACAP。
众所周知,在垂直领域和行业市场中,赛灵思一直是关键技术的领先者而且拥有深厚的市场根基。这些市场包括:汽车、无线基础设施、有线通信、音频、视频与广播、航空航天、工业、科学与医疗、测试、测量与仿真以及消费类电子技术。显然,这些主流市场与客户仍然是赛灵思的核心,赛灵思将继续积极推进上述领域的创新。但与此同时,赛灵思将向数据中心重点拓展。
Victor Peng解释说,赛灵思之所以这么重视数据中心,是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有很多的行业颠覆都是发生在数据中心。其中作为最重要的颠覆之一就是,数据中心领域不再以CPU为中心,而是转向拥有很多加速器的异构计算。
“在数据中心这个领域,赛灵思不仅仅能够支持数据中心的计算加速和应用,而且还能够支持能够创造价值的存储和网络。”他说。
Victor Peng表示,针对数据中心市场,赛灵思将改变传统上主要支持硬件开发者的做法,而是要更多地支持软件开发者,让更多的用户使用赛灵思灵活应变的平台,具体做法包括提供一个软件堆栈开发环境,和第三方合作优化加速库并提供给客户,帮助他们解决AI等各种工作任务等。
谈到数据中心市场的竞争,Victor Peng特别强调,赛灵思要着眼于自己平台灵活应变的优势,而不会与英特尔、NVIDIA进行直接竞争。比如,不会做出一个SoC要跟英特尔的处理器去竞争,也不会用自己的GPU和英伟达去竞争。
Victor Peng透露,此前赛灵思在数据中心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一些大型公有云服务商,比如AWS、阿里、百度、华为等,赛灵思和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不仅限于推出了FaaS(FPGA as a Service)云服务,还涉及其他业务。
在媒体见面会上,赛灵思新发布的产品ACAP(Adaptive Compute Acceleration Platform,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受到广泛关注。Victor Peng介绍,项目代号为珠穆朗玛峰行动的ACAP,始于4年前,公司投入了1500多名工程师,研发投资已经超过10亿美元。
Victor Peng称其为一款颠覆性产品,将超越FPGA,成为一个新的产品门类。ACAP将采用7纳米制程工艺,今年下半年会流片,明年会上市。据悉,ACAP 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多核异构计算平台,能根据各种应用与工作负载的需求从硬件层对其进行灵活修改。ACAP 可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动态调节的自适应能力,实现了 CPU 与 GPU 所无法企及的性能与性能功耗比。
ACAP 的核心是新一代的 FPGA 架构,结合了分布式存储器与硬件可编程的 DSP 模块、一个多核 SoC 以及一个或多个软件可编程且同时又具备硬件自适应性的计算引擎,并全部通过片上网络(NoC)实现互连。ACAP还拥有高度集成的可编程I/O功能,根据不同的器件型号这些功能从集成式硬件可编程存储器控制器,到先进的SerDes收发器技术,前沿的RF-ADC/DAC和集成式高带宽存储器(HBM)。
软件开发人员将能够利用 C/C++、OpenCL 和 Python 等软件工具应用ACAP系统。同时,ACAP也仍然能利用 FPGA 工具从RTL 级进行编程。
Victor Peng 对于ACAP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期望,他示:“这不仅对业界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颠覆,更是我们自发明 FPGA 以来最卓著的工程成就。这款革命性的全新架构是赛灵思更广泛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将帮助公司朝着 FPGA 以外的领域发展,并突破‘仅支持硬件开发者’的局限。ACAP 产品在数据中心以及我们广泛市场领域的应用,将加速自适应计算技术的广泛普及,从而让智能、互连、自适应的世界更早成为现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巴巴合作研究发现,大型语言模型在推理时展现出"预设与锚定"的思考节奏。通过分析注意力机制,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AI内部的推理逻辑,并基于此开发了三种新的强化学习训练策略,在多个数学推理任务上获得显著性能提升,为AI系统的可解释性和训练效率提供了突破性进展。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商汤科技研究团队开发的InteractiveOmni是一个突破性的全模态AI助手,能够同时处理图像、视频、音频和文字,并具备强大的多轮对话记忆能力。该模型采用端到端架构,实现了从多模态输入到语音输出的统一处理,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4B参数版本就能达到接近7B模型的性能,且已开源供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