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与服务器业务保持平稳,PC与笔记本业务表现尚可,但移动与基站业务遭遇下滑。
富士通公司本季度营收受到移动与基站销售疲软而遭遇下滑。服务器与存储产品营收保持平稳,PC产品销售额则略有提升。
2017年第三财季,富士通公司总体营收为1万亿日元(折合92.6亿美元,64亿英镑),较上年同期缩水1.7%。本财季利润为119亿日元(折合1.085亿美元,7600万英镑),较上年同期的203亿里氏(折合1.85亿美元,1.3亿英镑)大幅下滑41.3%。
富士通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本季度出现了130亿日元(折合1.19亿美元,8300万英镑)重组成本。
结论指出:“虽然PC销售额有所提升,而且日元汇率下降使得日元收入有所增加,但并不足以抵消网络产品收入下滑所引发的负面影响——这部分业务去年曾拥有非常强劲的表现。另外,移动手机出货量亦发生缩水。”
目前富士通旗下拥有三大产品分类:技术解决方案、普遍性解决方案以及设备解决方案。富士通方面还在报告中的“其它/排除与企业(简称O/EC)”分类下列出了其各类跨公司交易,具体包括战略性费用、基础研究以及超级计算机项目等。
其中技术解决方案部门(在本质上即欧洲、非洲与中东市场IT系统业务)掌握着服务与系统平台类产品。这里的系统平台具体包括服务器、存储与网络产品(光纤传输与移动基站业务)。
普遍性解决方案部门则囊括PC、笔记本以及智能手机业务。设备解决方案主要是指半导体业务,包括ASIC以及FRAM等相关产品。
技术解决方案部门营收同比下降3.2%,目前为7401亿日元(折合67.5亿美元,47.4亿英镑)。其中6369亿日元(折合58亿美元,41亿英镑)来自服务业务,同比下降0.4%; 1032亿日元(折合9.41亿美元,6.61亿英镑)来自服务器、存储与网络产品,同比下降17.6%。
这一下降主要源自网络产品,其相关营收下降31%,目前为486亿日元(折合4.43亿美元,3.11亿英镑)。其它系统产品营收为545亿日元(折合4.97亿美元,3.49亿英镑),同比降低0.3%。
可以看到,造成业绩表现不力的元凶正是网络产品营收崩溃。富士通方面表示:“在上一财年的第一与第二季度当中,移动手机基站业务在日本本土的销量非常强劲,相比之下本财季内这部分业务则表现不力。”
普遍性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4%,目前为1659亿日元(折合15.1亿美元,10.6亿英镑)。尽管Raku-Raku手机出货量有所下滑,但日本本土市场较高的企业PC销量加之走低的日元汇率成功将其保持在正轨之上。
设备解决方案业务同比增长3.4%,目前营收为1417亿日元(折合12.9亿美元,9.08亿英镑),同样受到日元疲软的帮助。O/EC部门营收基本持平,为446亿日元(折合4.06亿美元,2.85亿英镑)。
总体来讲,富士通公司目前的营收主要来自低增长或无增长产品,而且还看不到任何能够打破这一不利局面的战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