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2月02日 新闻消息:
VMware再次超越预期,该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收入为19.8亿美元——高出预期2000万美元——而每股收益也增加了7美分,达到每股1.34美元。
VMware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较2016年第三季度上涨了11%——引发了分析师们在电话会议上的热烈讨论。此外,授权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4%,非GAAP运营利润率也达到了33%。
VMware的战略是将其业务范围从vSphere及其相关的管理产品转向多元化,而其他新产品所收到的较好的市场反馈,则进一步显示该发展战略的正确性:NSX许可证预定量同比增长了11%,终端用户计算增长了40%。此外,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Rowe欣喜表示,VSAN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50%,且购买方均是将其用于存储与超融合应用程序。
VMwar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表示,该公司与DXC签署了一份在未来几年其价值有望超越1亿美元的协议,而该协议将有助于解决目前VMware所面临的难题。对此,Gelsinger补充称,我们现在很高兴能够宣布该公司在最近签署的交叉投资组合企业协议中已然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功。
此外,VMwar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表示,目前VMware正在努力从公共云中获取一定的利润,但其难度明显高于该公司的最初预期。
Gelsinger解释称,三年前,高管团队认为该公司能够实现应用程序的升级并将其转向云计算,而团队现在已然认识到重构应用程序的难度。
Gelsinger表示, VMware如今与客户实现了“更加平等的对话”,借此让客户能够从应用程序在云端与本地的适用性方面“理解该公司的应用程序组合”。而此类平等的对话交流促使VMware能够更为轻松地展现其混合云产品的价值。
该提议的资产负债表证实VMware的云服务项目(此前名为vCloud Air Network)的收入同比增长了30%,而增长的原因则是几乎所有规模的云供应商均选择注册并运行由vSphere驱动的云以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
Gelsinger与Rowe对VMware-on-AWS的回应都十分积极,但Gelsinger补充表示,投资者不能期望其能够对该公司今年或明年的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AWS已经以其他方式对VMware提供了帮助。该公司于本周透露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的Greengrass——运行Lambda函数的环境——目前能够在vSphere上实现本地甚至离线运行。VMware方面认为,通过在其平台上运行无服务功能并尽可能地扩展AWS云价值,该公司就可实现物联网。Gelsinger进一步表示,VMware公司期望更多的受益于这类“混合性”合作。
此外,Gelsinger还对VMware方面的NSX计划做出了相应解释,目前该公司的高管已经开始使用“NSX无处不在”这一措辞,并且一旦VMware完成了其对VeloCloud的收购,NSX就会在WAN上正式推出。
Gelsinger表示:“VeloCloud让我们能够将NSX扩展至分支机构与WAN客户,许多客户希望寻找更为有效的MPLS线路以改造其分支机构。而VMware公司将乐意效劳。”
Gelsinger补充道,预计VeloCloud公司一半的业务将来自与运营商的合作,而这将有助于推动其网络功能虚拟化业务。目前该款业务已拥有了3.5亿位客户,而该公司渴望能够获得更多。
2018年第四季度的预期营收为24亿美元,2018财年的全年营收预计可达78.75亿美元。VMware公司去年的全年营收为70.9亿美元,所以如果VMware今年达到了预期目标,那么作为一家通常被认为是与IaaS、PaaS以及云原生应用程序普及趋势无关的公司,这对虚拟巨头而言将会是一个颇为理想的结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