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通院)指导,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SCAR)主办的“中国混合云标杆案例暨寻找2017中国混合云十大用户”评选结果揭晓。其中,ZStack获奖案例最多,包括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的“东方明珠混合云”、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饿了么混合云”、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信互联混合云”。
2017年是混合云业务爆发的一年。据信通院调查统计,2016年我国企业采用混合云比例为11.8%。RightScale调查报告显示,采用混合云的企业较2015年上升了9%。据IDC预测,未来混合云将占据整个云市场份额的67%。种种迹象表明,混合云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甚至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混合云似乎成为最优的云战略。
信通院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致力于为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行业等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和测试认证等提供支撑。尤其是作为云计算行业可信云认证的主管单位,面对混合云市场的爆发,信通院适时启动了此次“中国混合云标杆案例暨寻找2017中国混合云十大用户”活动,有力推进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次活动由OSCAR主办,IT168承办。活动自9月22号启动以来,汇聚了众多用户案例。主办方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专区形式展示混合云行业重点案例,并以专家评选、行业用户和云计算产业人员共同参与投票的方式,最终评选出了“2017年度混合云10大用户及案例”。“东方明珠”以总票数10981票的成绩位居“2017年度混合云10大用户”榜首。
作为此次获奖案例最多的云服务商,ZStack致力于产品化的创新开源云计算服务,早在2017年初就在业内率先提出“无缝混合云”、“混合云连接一切IT”的创新理念。这一理念不仅贯穿在其参与的全年阿里云栖大会的所有分站活动,而且在8月份重磅召开混合云产品发布会,宣布与阿里云战略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在云栖大会杭州站“寻找混合云生态·闪亮之星”的活动中,业内30多家云计算服务商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混合云发展趋势的认同,以及对与ZStack“无缝混合云”合作的信心和愿景。
此次“中国混合云标杆案例暨寻找2017中国混合云十大用户”活动中,ZStack联合业内伙伴共同服务的“东方明珠”、“农信互联”、“饿了么”三大用户案例经过专家审议、大众投票,分别以第一、四、七的傲人成绩荣获“2017年度混合云10大用户”的荣誉,无论获奖数量还是质量,ZStack都当仁不让。
东方明珠、农信互联、饿了么,都是业务发展极快、实力很强的综合型公司,对稳定性、扩展性、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极高,在云计算这种新技术方案的选择上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其中:
东方明珠借助ZStack可与任何公有云混合、亲和性好、灵活性大等特性,搭建了3种公有云(亚马逊AWS/微软Azure/腾讯)和自建私有云(ZStack/Vmware)的混合云平台,承载了其直播类服务、媒资处理类服务、关键数据和内容的分发与归档等业务。
农信互联,借助“阿里云+ZStack”的混合云平台,独自探索出一条符合传统农业的“互联网+”之路。通过混合云的灾备,实现了数据的异地容灾和灾难恢复,保证了在自有机房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业务的连续性。
饿了么混合云平台,利用ZStack一键部署、全异步无锁架构、无状态服务、开源全API化等特点,快速建立自动化、标准化运维体系。同时根据订餐行业高峰时段明显的特点,采取“阿里云+ZStack”的混合云模式,使得业务在私有云和公有云ECS之间灵活切换,帮助其在高峰期快速部署服务器资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MiroMind AI等机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UniME-V2多模态嵌入学习新方法,通过让大型多模态语言模型充当"智能法官"来评估训练样本质量,解决了传统方法在负样本多样性和语义理解精度方面的问题。该方法引入软标签训练框架和困难负样本挖掘技术,在MMEB基准测试中取得显著性能提升,特别在组合式检索任务上表现出色,为多模态AI应用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改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亚马逊云服务宣布投资500亿美元,专门为美国政府构建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该项目将新增1.3千兆瓦算力,扩大政府机构对AWS AI服务的访问,包括Amazon SageMaker、Amazon Bedrock和Claude聊天机器人等。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AWS CEO表示此举将彻底改变联邦机构利用超级计算的方式,消除技术障碍,助力美国在AI时代保持领先地位。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