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7月21日 新闻消息(文/编译):
我们预计中国巨头也许会在机器学习处理器当中使用ARM架构——华为可能真的有能力实现这种突破。
中国系统巨头华为公司声称正在开发面向人工智能任务的优化型芯片。
据报道,该芯片将整合应用CPU、图形处理器以及用于加速机器学习算法的硬件引擎。然而,目前有关技术细节部分的信息还比较有限。
据了解,华为方面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开这些组件的具体信息。华为消费业务部门首席执行官Richard Yu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帮助华为提升与谷歌公司以及苹果公司在AI处理器开发领域的竞争能力。换言之,华为希望客户能够使用其专用芯片运行人工智能代码——无论是用于手机还是其他设备端,而非选择苹果公司或谷歌公司的芯片。
众所周知,华为一直在自行生产芯片系统并拥有自己的非代工半导体子公司——即位于中国深圳的海思公司。海思公司已经购买了多种ARM CPU核心设计许可,并开发出用于华为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麒麟芯片。这样的发展思路与苹果公司如出一辙。
华为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亦建立起AI研究合作伙伴关系。伯克利大学AI研究机构(简称BAIR)与华为的诺亚方舟实验室达成联盟合作关系,该联盟目前正在进行深入学习、强化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
另外,BAIR与Facebook、微软、三星、索尼、Adobe、亚马逊、日本雅虎、英伟达、英特尔以及西门子均拥有合作关系。诺亚方舟实验室在香港与深圳设有办事处,其研究领域包括:
据我们了解,该实验室将在巴黎设立分支,并将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智能电信网络进行研究。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
华为消费业务部门的首席运营官万飚表示,AI技术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Enable Me(自我赋能)、Know Me(自我了解)与Be Me(自我实现)。显然,目前我们在AI领域还处于“Know Me”阶段。此间,我们可以增加一个称为“Chip Me(自产芯片)”的阶段,并将其与“Know Me”阶段并行推进。该芯片可能会在将于今年9月5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的华为2017 Connect大会上正式亮相。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联合开展的研究,通过创新的半在线强化学习方法,显著提升了AI界面助手在多步骤任务中的表现。UI-S1-7B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创造了7B参数规模的新纪录,为GUI自动化代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阿里巴巴联合浙江大学开发的OmniThink框架让AI学会像人类一样慢思考写作。通过信息树和概念池的双重架构,系统能够动态检索信息、持续反思,突破了传统AI写作内容浅薄重复的局限。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文章质量各维度均显著超越现有最强基线,知识密度提升明显,为长文本生成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名为AiSee的可穿戴辅助设备,利用Meta的Llama模型帮助视障人士"看见"周围世界。该设备采用耳机形态,配备摄像头作为AI伴侣处理视觉信息。通过集成大语言模型,设备从简单物体识别升级为对话助手,用户可进行追问。设备运行代理AI框架,使用量化技术将Llama模型压缩至10-30亿参数在安卓设备上高效运行,支持离线处理敏感文档,保护用户隐私。
腾讯混元3D 2.0是一个革命性的3D生成系统,能够从单张图片生成高质量的带纹理3D模型。该系统包含形状生成模块Hunyuan3D-DiT和纹理合成模块Hunyuan3D-Paint,采用创新的重要性采样和多视角一致性技术,在多项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技术,并提供用户友好的制作平台。作为开源项目,它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推动3D技术的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