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科曙光“数据中国加速计划”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发布会上,曙光与多家合作伙伴签署深化合作协议,让与会嘉宾和媒体看到了曙光发展云数据技术和构建产业生态的诚意与信心。其中与新锐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公司“寒武纪”的签约,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
(中科曙光与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寒武纪”是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与中科曙光系出同源,寒武纪科技也是中科院计算所多年苦练技术内功的结晶。中科寒武纪公司面向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进行专用芯片的研发,可用于云服务器和智能终端上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应用。在深度学习领域,寒武纪处理器比传统的CPU/GPU在性能、功耗和芯片面积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在如日中天的人工智能领域,寒武纪处理器市场潜力巨大。有业界人士指出,寒武纪面对的未来市场可达千亿元量级,覆盖服务器、智能终端及机器人。在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占有优势地位的曙光与寒武纪这对“兄弟”的携手,不仅利于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开疆拓土,更利于打造我国更健全的智能计算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曙光第一次涉足人工智能。早在2013年,曙光就与知名的社会图像资源整合技术企业致生联发展开战略合作,并在其后完成一系列动作涉足图像识别应用。而在2015年曙光创新大会上,曙光联手中科院计算所与NVIDIA,就共同建立深度学习联合实验室签署备忘录,布局和开拓中国深度学习市场。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NVIDIA GPU技术大会,中科曙光携深度学习软件x-sharp和x-machine系列深度学习一体机于一身的曙光x-system平台参加,秀出自己在人工智能这个热门领域的“肌肉”。
“长期以来,中科院计算所对曙光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和期待。计算所和曙光创立了非常好的机制——计算所支撑核心技术的发展,而曙光作为一家将技术融入基因的企业,则是计算所前沿技术的转化器和价值的倍增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说,“如同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主席所指示的,中国网络和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突破,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未来,我们要继续让我们的核心技术支撑曙光的发展,也期待在智能时代,在曙光数据中国的综合战略中,通过和寒武纪的合作,我们的这项智能芯片技术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来支撑曙光做大做强。”
中科曙光董事总裁历军对双方携手亦寄予厚望。他表示看好人工智能产业前景:“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大爆炸的十年,信息技术将推动整个社会从数据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寒武纪将在智能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工智能可以嵌入到任何行业中,消费、娱乐、工业、教育、金融……每个行业未来都会加入智能化这个元素。”历军表示,曙光正致力于打造数据中国,而携手寒武纪不仅有利于打通数据中国中的技术闭环、完善产业生态,还将为曙光在未来智能时代中的布局奠定基础。
更多中科曙光相关资讯,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中科曙光/sugoncn”,关注曙光公司官方微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