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1月23日 编译:据2015年超级计算大会(SC15)消息:美国的气象预报人员将采用图形处理器,希望能够更好地预测灾难性风暴的轨迹。
据NVIDIA芯片公司副总裁和加速运算CUDA发明者Ian Buck介绍,美国政府NOAA( 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部门将建造一台装有760 Nvidia帕斯卡尔图形处理器的新计算机系统。那么机器什么时候上线呢?只能给个提示,帕斯卡尔要到2016年才能面世。
时下的天气预测模型是编程后送到通用处理器上运行。Buck告诉记者,如果将这些工作负载进行移植并送到并行处理数字运算GPU芯片上运行的话,可以将模型的水平分辨率提高到3公里。
就是说, GPU加速模型将将以3公里间隔的网格覆盖点全球。NOAA的北美中尺度预报系统具有12公里的分辨率,它的全球预报系统(GFS)具有28公里的分辨率。
更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气象学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诸如暴风雨在经过海上和陆地时的变化,因此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其去处以及什么人面临危险。
早在2012年10月,NOAA搞错了飓风桑迪的路径,NOAA的GFS模型算出桑迪会掉头远离美国,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却算对了,它算出美国将遭受桑迪的正面冲击。超级风暴桑迪横扫加勒比海、百慕大和美国东海岸,夺走233人的性命,导致750亿美元的损失。
模型行为……ECMWF(标注3和红色)系统正确地预测了飓风桑迪的路径,美国的GFS(标注4和黄色)却严重出错
欧洲气象学人员在桑迪于10月23日形成后即正确地绘制出其路线,但NOAA的专家们却错得离谱。到10月26日,风雨席卷大小城镇,美国准备应对一场超大风暴。一天后的27日,NOAA放弃自己的模型,同意欧洲人是正确的。两天后的29日,飓风掉头向左,在美国登陆,正好和ECMWF预测的一样。
受到此次尴尬的刺激,NOAA着手改善自己的模型,以便更好地预测风暴的路径及其他天气模式;NVIDIA升级似乎是其中的一部分,NOAA预计将于今天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召开的2015年超级计算大会上宣布其建立基于GPU天气机器的计划。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了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配套社交应用Sora,用户可生成包含自己的视频并在类似TikTok的信息流中分享。Sora 2在物理定律遵循方面有显著改进,视频更加真实。应用提供"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植入生成场景中,并可与朋友分享形象使用权限。该iOS应用目前在美加地区采用邀请制,ChatGPT Pro用户可直接体验。
Scale AI团队推出SWE-Bench Pro测试平台,专门评估AI编程助手在真实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表现。研究发现,即使是最先进的GPT-5和Claude模型,成功率也仅有23%左右,远低于在传统测试中70%的表现。该测试平台包含1865个来自真实企业的复杂编程任务,要求修改多个文件和大量代码,为AI编程能力提供了更严格的现实检验。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自诞生以来问题频发,从推理模型表现不佳到AI幻觉现象,再到版权诉讼,这些都表明当前技术路径可能并非通往真正智能的正确道路。专家认为,仅靠增加数据和算力的扩展模式已显现边际效应递减,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者提出智能应包含统计、结构、推理和目标四个层次的协调,并强调时间因果性的重要性。面对LLM技术局限,业界开始探索神经符号AI等替代方案。
微软团队开发的EdiVal-Agent是首个针对AI图像编辑的自动化评估系统,能像专业评委一样从指令遵循、内容一致性和视觉质量三维度评分。该系统与人类评审一致性达81.3%,测试发现Nano Banana表现最均衡,GPT-Image-1指令遵循最佳但一致性不足,大多数模型在数量变化任务中成功率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