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视觉计算行业领袖NVIDIA(英伟达)和中科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大数据分析论坛(BDA 2015)于10月26日成功举办,该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各高校及研究院所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知名学者、研究人员,会上针对大数据分析领域在中国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做了深入交流,并围绕如何利用GPU在大数据分析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做了充分交流。
会上,NVIDIA全球副总裁、PSG&云计算业务总经理Ashok Pandey、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兼超级计算中心主任迟学斌,一同为 NVIDIA与中科院联合建立的GPU研究中心揭牌。该研究中心隶属于中科院网络计算中心,包括教育中心和培训中心两部分,并将为中科院网络计算中心所支持的中科院下属机构提供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等支持,为各研究机构大数据分析、科研和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如今,大数据分析在中国的应用已覆盖到各个领域。本次论坛从“大数据分析领域前沿”、“大数据分析的商业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的科学应用”等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视觉识别、遗传、自然语言处理、地震预测、NoSQL数据库吞吐量优化……这些都已成为GPU在大数据分析最前沿的应用领域,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并对数据加工实现“增值”。如今,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都将这些课题列为重点研究方向。而在科学应用领域,卫星通信中扩频信号的捕获,网络安全,磁共振成像诊断等细分领域都受益于GPU的加速。
深度学习是大数据分析领域中非常热门的方向,GPU更成为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研究的基石,并由此为各类大数据分析的商业应用提供支持。会上,包括NVIDIA的技术专家、曙光、浪潮、柏睿数据(Rapids DB)都围绕GPU在深度学习领域的优势做了介绍和探讨,并一致认为GPU掀起了整个深度学习领域的革命。其中,诸如曙光深度学习一体机、NVIDIA推出的DIGITS开发环境都为企业对大数据分析的商业应用提供了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此次大数据分析论坛的举办,表明结合智能计算的大数据分析正成为全行业的热点,特别是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大数据分析,加上完整的GPU软硬件解决方案,最终将在科研、商业等领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NVIDIA也将进一步加深与中科院的合作,挖掘更多大数据分析的科研和商业应用的前沿话题,将此论坛打造成国际性大数据分析的学术会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