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7月17日 编译:英特尔周三在第2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将推迟旗下基于10纳米制造技术的Cannonlake芯片的发布时间,将推迟至2017年下半年,而Cannonlake芯片原定的发布日期是2016年。
英特尔一直以来遵循每两年缩小晶体管体积的时间表,也就是俗称的“摩尔定律”,上述消息令时间表出现裂痕,究其原因是构造芯片变得越来越复杂。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Brian Krzanich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要用各类相关技术,而每一种技术都有其自身一系列的复杂性和难度,从14纳米到10纳米和从22纳米到14纳米不是一回事。如果想大规模生产,光刻技术会更加困难,而且,完成多样式步骤的数目会不断增加。”
英特尔行将推出的第六代微架构Skylake是目前Broadwell平台的接班人,Broadwell可望催生一系列14纳米处理器,预计将于8月15日在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发布。
这之后,原定要发布的平台为10纳米微架构Cannonlake,Cannonlake代表英特尔基于摩尔定律的交错发布计划里“滴答滴答”的“答”部分;“滴”象征着节点尺寸进化,而“滴”则代表一种新的架构。
但英特尔推迟了Cannonlake微架构的发布,而用一款新的微架构取而代之。新的微架构是Skylake的14纳米变种,号称Kaby Lake,是第三代优化处理器的代表作。有关KabyLake的产品系列资料则少有透露。
尽管英特尔自2007年一直可以保持自己的“滴答滴答”计划,延误终于发生,英特尔去年的14纳米芯片Broadwell进度一度落后;全因半导体产业竞争激烈,芯片越来越小,制造越来越困难。
研究公司Tirias Research创始人和首席分析师Jim McGregor表示,众多公司一直在芯片方面针对晶体管设计和材料进行创新,但芯片不断变小,光刻工艺的完成对诸如英特尔的芯片巨头来说一直是一场硬仗。
McGregor称,“英特尔自然想遵循“滴答滴答”模型对旗下的架构升级,但光刻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因而要保持摩尔定律的有效性就变得十分地具有挑战性。Kaby Lake是个次节点步子,是我们看到的是第一次,英特尔尚需开始优化其他工艺节点,在技术演进过程中以小步子向前发展;大多数其他公司也在这样做。”
IBM日前透露,正与GlobalFoundries、三星和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的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携手开发一款7纳米芯片。一周后,英特尔对外透露公司的现况。但McGregor强调,一方面IBM确实是英特尔的竞争威胁,但7纳米芯片毕竟尚有些飘渺,而且也必须面对光刻的挑战。
Xylotek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uglas Grosfield表示,两家公司竞争,最终受益的是英特尔和IBM的合作伙伴。
Grosfield表示,“硅在芯片密度上已迅速接近其容量尽头,要与历史上达到的成果保持一致而提升容量,就必须有新的材料或混合材料。IBM做了一些有关硅衍生物的工作,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大致会看到各个芯片制造商会在研发上大撒金钱,各出奇招。Xylotek是英特尔和IBM的合作伙伴,我们对未来几年的发展充满憧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