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6月12日 编译:惠普可能已经找到了帮助自身在市场上继续保持强势的方法,但能够保证收到效果的惟一方法恐怕只能是推动研究团队耗时三个季度打造一款新产品——并为其配备宣传力度极大但仍存在问题的前卫技术成果。
这位陷入困境的IT巨头计划利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实现复兴。这些技术成果结合而成的设备产品名为“The Machine”,其体积既可以小巧如智能手机、又可以庞大如160机架超级计算机,该公司在本周三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惠普Discover大会上宣称。
该产品家族将采用已经严重延后的惠普“忆阻器”内存基板,同时配备硅光子技术、定制化操作系统以及专用芯片,惠普公司表示。
如果这项计划能够成功,惠普也许有机会克服其日渐萎缩的打印与计算机业务给其整体运营态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如果项目最终失败,惠普则很可能步Sun Microsystems的后尘——依靠震惊世人的创新成果起家,但却始终无法借此获得经济收益。
“惠普正从零开始建立起一种新的计算方式,”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Meg Whitman在本周三惠普Discover大会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我们过去已经就其中的部分组件技术进行过反复说明。现在我们将把它们整合在单一项目当中,从而构建起可在这十年内正式投放市场的全新计算机架构。”
惠普公司CTO Martin Fink手持The Machine移动版本
The Machine立足于多项技术,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要数忆阻器——该项目刚刚公布时曾势不可挡,但却很快没了下文。
忆阻器是一种电阻装置,能够在长期断电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信息完好。它也是继电容、电阻以及电感之后的第四种电路元件。换句话来说,它带来了新型存储方案的潜在可能性——不仅速度极快、而且功耗超低,可以说堪称任何一种需要进行信息存储的数字化产品的最佳拍档。
直白点说,谁能找到忆阻器——或者说下一代内存技术(例如相变或者自旋转移力矩)的理想量产办法,随之而来的将是源源不绝的经济回报。
忆阻器的混乱发展史
惠普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忆阻器的基本理论,并于2008年成功在惠普实验室内制造出了原型方案。惠普在2010年与海力士合作将研究成果投付量产。
然而从这里开始,忆阻器的发展美梦开始走入歧途。2011年,惠普承诺将“在2013年夏天推出能够全面取代闪存的新型存储方案”,但2012年时惠普又发出延后通告,宣称该产品在2014年之前无法推出。
就在世界各地对忆阻器满怀希望的研究人员打算在2013年全力冲刺时,惠普CTO Martin Fink表示该公司将开始生产100TB忆阻器存储驱动器,具体时间为2018年。面对如此荒谬的声明,我们只能认为这类产品真的是难于制造。
现在惠普又在大会上通过演示幻灯片表示,该技术将于2016年同DIMM相结合,并计划在本个十年末登陆全新设备:The Machine。
惠普认为忆阻器将成为超高速度、超低功耗超级计算机的基础构成元素
惠普忆阻器的执行速度“在零皮秒到一皮秒之间”(一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惠普首席技术官Martin Fink在本届Discover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宣称。这项技术承诺“极大提高计算密度,同时显著降低运行功耗。”
忆阻器将成为The Machine“通用内存”的关键组件,Fink表示,并随后提供了关于这项极具战略意义的技术的更多细节信息。
在台上,他展示了一款由忆阻器打造的3D内存立方体原型,并通过光纤与一块处理器相连。根据他的说明,其数据传输能力可达到每秒6 TB。
“The Machine实际上对计算机制进行了重新审视,因为我们将为其配备专业化处理器——我们会对计算进行专业化改造,并利用它处理我们所运行的实际工作负载,”Fink指出。
“我们目前在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将The Machine与一套庞大的、我们称之为通用内存的单一资源池相连。接下来,我们会把这二者与速度极快、延迟超低的光学传输体系对接。这将使我们能够传输体积非常非常庞大的数据集——除了简单的传输之外,我们还可以对这些数据集进行提取、存储以及操作,并实现更低的每bit计算能耗。”
Fink表示,光学技术与忆阻器的结合意味着The Machine能够扩展至160PB机架,这套160PB集群中的任何一个单字节数据都能在250纳秒(一纳秒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秒)内被处理完毕。
如果把这项技术加以微缩,Fink指出,忆阻器将能够为一台智能手机提供100TB内存容量。
除了硬件开发工作,惠普表示他们目前还在为其新的非易失性内存类别设计Android优化版本,同时着手开发一款能够适应忆阻器特殊属性的全新开源操作系统——也就是The Machine OS。
“我们希望世界各地的高校加入到这项操作系统研发工作中来,从而让这个已经沉睡并停滞了数十年的项目再度恢复活力,”他表示。
惠普的The Machine更像是一个太空项目而非独立产品,其中很多技术代表着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The Machine似乎更像是一个太空项目而非独立产品。其中的很多组件以彼此独立的形式进行开发与销售,但最终其结合体将如同空间站之于太空技术一样给计算科学带来巨大影响——换言之,其整合后的成果会更新颖也更强大。根据《商业周刊》的报道,惠普实验室中75%的技术人员都被分配给了该项目。
不过尽管惠普在The Machine的营销当中一直在强调其所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但还有一项背景条件不容忽视:惠普是一家致力于从定制化硬件业务中赚取高额利润的企业,而目前白盒设备与云服务供应商的兴起大大挤占了其生存空间。为了保障自身利益,惠普需要开拓新的高利润硬件业务,而忆阻器很可能成为其中决定成败的关键。
Meg Whitman将这项技术描述为“一场巨大革命的催化剂”,而Fink则表示“惠普再一次走在了整个业界的前沿。”不过在这次的舞台上,惠普仅仅是靠假设取得了领先优势。相较于IBM正在推进的神经形态处理器与富士通的高级互连研究项目,The Machine恐怕很快就会面临严酷的竞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