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OpenAI发布了自定义GPTs,开启了使用ChatGPT的全新纪元。这项创新不仅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定制化他们的GPT助手,还可以将这些个性化的创新分享给其他用户,从而促进了一个基于共享和合作的知识生态系统的形成。
特别是在辅助写作方面,通过独特的数据库、精心设计的提示词,以及创新的内容生成逻辑,这些定制化的GPT助手大大提高了处理特定问题时的效率和精度,相比OpenAI的标准ChatGPT模型,它们提供了更为高效和精确的解决方案。
GPTS:编织文字的“魔法”
“Write For Me”能提供高质量的内容;“Academic Assistant Pro”能让文字散发老教授的学术气息;“Humanizer Pro”能让文字变得细腻动人;“Book Creator Guide”能成为书籍写作助理;“AI Humanizer Pro”可以将内容“人性化”......
从使用体验来看,这些GPTs基本都首先询问用户的预期用途、目标受众、语气、字数、风格和内容格式,然后创作大纲并进行字数管理,以保证生成的结果更加贴合用户的需求。同时,大都支持长文章生成,能准确的字数控制以及章节之间内容的衔接。部分如“Humanizer Pro”等会帮助用户从历史脉络、方法论述到延伸案例进行知识介绍。
尽管这些GPTs能提供质量相比于ChatGPT4.0直接生成的内容要高,但其理解和创造力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
实践证明,这些GPTs大多数都需要足够的信息才能产出高度个性化的内容,受制于AI技术局限,其本身在内容涌现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在复杂、高度专业化需求时,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校正。不支持逻辑性强的提问,同时实测中文生成字数基本都少于要求的字数。对写论文所需要的引用与脚注的支持不够。
面对这些GPTs的特点,如何利用Prompt(提示词)规避确定,发挥长处是重中之重。
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优化Prompt。
一方面,要先生成文章提纲,再根据提纲逐次生成各部分。
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拼写、语法、清晰度、简洁性和整体可读性,分解长句子,减少重复,并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知识框架”,让 AI 用这个知识框架去挖掘他的资料库,然后进行文字接龙,但这样往往能够更有效的产出可用品质的结果,减少AI放飞自我的胡说八道(幻觉)。
如何编写一条GPTS“超级咒语”?
根据上述给出的优化方法,我们写了一份Prompt:
你是一位拥有AI领域知识的研究和实践专家,尤其擅长将专业学术以及趋势观点类的研究工作。请你基于“AI的安全性与鲁棒性”这一课题写一篇研究分析类的文章。
规则:
- 全程使用中文回复
- 要列出文章提纲,再根据提纲逐次生成各部分。
- 要保留引用的论文,例如 [1] 这样的引用。
- 引用的论文时要保留图注、表头格式,例如:“图 1: “表 1: ”。
- 针对有关学术术语、学术名次要准确,同时给出相关释意
如:对齐(Alignment)、鲁棒性(Robustness)、监测(Monitoring)
系统安全性(Systemic Safety)
策略:
请一步一步分析,并打印每步的结果:
1、先概述有关该课题的历史源流,然后用一般人也能懂的方式诠释基本概念,接着根据主题适合的角度用完整多层清单展开这个知识的推论逻辑、操作步骤、历史脉络或是方法论流程。
2、提供多人专家小组的个别建议。 请一步一步分析,先根据课题设计出起码4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后续让不同的专家分别提供其专业建议,先模拟第一位专家的角度提供建言,建议时专家会先从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成因,然后提出自己专业领域的理论提供解决方法,说明时会尽量让一般人也能听懂,但也有专业的论证,并且有完整的建议步骤解释。
3、当每一位专家分享完后,询问我有没有想问这专家的问题,或列出还有哪些专家可以提供建议,让我选择。
4、用一个具体形象化的模拟案例提供这个知识主题的延伸诠释,最后,分析这个知识主题适合应用在什么情况。并且,在消息最后举出内容中值得深入探讨的子主题,询问我想针对内容中的哪一部分继续深入研究。
从效果方面不难看出,通过优化后的Prompt,我们成功地利用定制化GPTS,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容生成效果。
总的来说,优化后的GPTS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还能够提供更加精准、深入的内容分析。这标志着我们正处在一个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人类能力的新时代,通过这些先进的工具,我们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创作和研究高度。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工具将为我们解锁更多的可能性,推动创新写作的界限不断扩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涨超12%,业绩轻松超越分析师预期。公司每股收益1.95美元,大幅超出1.57美元预期;营收18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AWS云业务表现亮眼,季度营收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创近年来最强增长。CEO贾西表示AWS增长速度达到2022年以来最快水平,主要得益于AI资源需求激增。公司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从1180亿美元上调至125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建设。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微软正将Copilot AI功能集成到Microsoft 365伴侣应用中,包括人员、文件和日历三个任务栏工具。这些轻量级应用仅面向企业和商业客户,将于10月底开始自动安装。Copilot将基于组织数据提供上下文感知的提示和摘要功能。人员应用可显示近期沟通记录,文件应用支持文档摘要和数据分析,日历应用将提供会议摘要。目前人员和文件功能已上线,日历功能即将推出。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